拜谒皇陵,再登长城——2007年旅游日记:5.26 北京

标签:
旅游2007年北京十三陵居庸关长城 |
分类: 2007年旅游 |
五月廿六日
北京 晴
早上一出门就被北京人欺负了,爸爸排队买煎饼被一个后面来的北京人抢了先,卖的人没有说什么就卖给他了,真没天理。我一时气愤就上前去说那人,结果被回了一句:乡巴佬来北京干什么。
今天我们要去明十三陵,赶到北京北站(西直门火车站)乘火车去昌平。到了西直门外感到很奇怪北京竟然还有那么破旧的地方,而且这就是在二环外面的。上车过程几乎是十七年前的翻版,十七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就是从这里乘火车去八达岭长城。我和爸爸也是在火车开动前几秒钟登上火车的,乘坐这趟火车的人不是很多,有很多空座。旧式的车厢、年纪大、行动迟缓的列车员、火车晃晃悠悠慢慢地走,有老牛拉破车的感觉。区别就是90年时是爸爸拉着我的手跑上去的,现在是我扶着爸爸上到了正在开动的列车。其实从北京自助游去十三陵、八达岭一线有很多旅游公交车直达,但是坐火车是一种另外的体验,很有意思。
到昌平站下车一看就傻眼了,四下荒凉,连个人都没有,这里是昌平吗?走了很久才遇到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昌平旧站现在是货场,昌平北站才是县城,去十三陵应该在昌平北下车,那里才有车去十三陵。我们在火车上补票时列车员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几经辗转,多花了两个小时我们才到了十三陵景区,门票价格超过了我的想象,定陵门票65元、长陵45元、神道30元。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这里有一个地宫,里面什么都没有,被破坏得很厉害,上下建筑物都不行。这里有一个展览还不错,展品主要是明代的文物;有皇冠、凤冠以及不少出土文物,值得一看。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隆恩殿比定陵的稍好一些。神道是整个明十三陵的总神道,走过神道就正式进入明朝的皇家陵园,这里是维护得比较好的,石象生维修的不错、绿化还可以,人也不多。但是三个点140元门票太贵了一点,而且觉得这里修缮得太新和游人太多已经没有了古代皇陵的那种神韵。
在这里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北京人的不文明行为。我乘车从长陵到昌平经定陵,这时车上人很少,车停站车门一打开就拥上来一群人,司机高声叫“从前门刷卡上车!从前门刷卡上车!”可是没有人听他的,不管前门、后门他们冲上来就抢座也不刷卡。我看他们的年纪都在50——60岁了。没有办法,司机只好一位一位的请他们去前门刷卡,再回来坐,有人还不高兴嘴里说“不就是4角钱嘛,凶什么凶。”我起来给一位老者让座,没想到引来一车人异样的眼光“居然有人让座?”这在我们南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们怎么这么少见?在南宁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够文明,但是按秩序排队从前门上公共汽车,人再多也没有人从后门上车,这一点就比北京要好。
居庸关长城很漂亮,其攀登的难度远在八达岭长城之上,台阶陡、坡度大,登这样的长城才有一种当“好汉”的感觉。
在这里登长城的外国人比中国人多。许多老外虽然只登了一、两个烽火台,却都在高呼“Greet Wall!”“I am hero!”兴奋极了。我也曾经登过八达岭长城,如今登居庸关长城我的感觉是居庸关长城比八达岭长城更陡峭、更险峻、更壮观。我觉得登居庸关长城有两大好处,一是游人比八达岭长城要少很多,特别是在下午将近黄昏的时候,当你努力登上几乎无人能达到的最远处烽火台时,你会看到美丽的景色;夕阳下的长城犹如一条金色的长龙卧在蜿蜒起伏的山岭上。比八达岭有气势。二是门票价格比八达岭要低。
看完了美丽的景色该回北京了,这才发现出问题了,居庸关居然没有开往北京的公交车。经过打听才知道只有北京——居庸关——八达岭——延庆的车,而返程的车不经过居庸关。那怎么办?向当地人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打车回北京、要么打车到南口镇再坐919路公交车回北京。我们选择了后者,花了20元打“黑出租”(非法运营的私家车)到南口,好不容易才坐上了919路公交车。我心里一直在想难道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在车上终于得到一个完满的回答;售票员告诉我最佳的办法是在居庸关再花上一元钱坐一站到八达岭,那里就有回北京的919路车了。我在居庸关得到的答复是为了给出租车赚钱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公交线路设计也太坏了,不知道坑了多少外地游客。
中午在昌平吃的盖饭不错6元一份,味道比昨天晚上东来顺的涮羊肉还好。晚饭在缸瓦市附近的“砂锅居”吃的,不错,而且不算很贵(就北京来说)。饭店还挺有档次的。回到住地已经10点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