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奢侈品行业带来沉重打击,很多人改变了原来奢华的消费习惯,很多奢侈品开始沦为柜台里的长期摆设。
正当大众开始放弃它们时,它们开始迎合大众。入冬以来,北京经历了N场奢侈品牌特卖会,疯狂促销、最低折扣,不少以往可望不可及的品牌此时成了主妇菜篮子里的菜,任人挑拣。
没错,中国女人是最精明的,她们懂得花1折的价钱拿到原来简直是天价的好东西,她们甚至会为自己“占了奢侈品的便宜”乐上整整一周甚至更久。但是她们很少会思考——这些品牌为什么敢定那么高的价?
难道真是因为其做工天衣无缝、质地天下无双,服务完美无瑕吗?要知道,老北京做旗袍的百年老店也有这个资本,但人家纯手工刺绣的缎面旗袍最贵也就万儿八千,普通定制不过千元上下。你可以不喜欢旗袍,选择LV,这是你的权利。如果你坚持认为LV的设计时尚NB透顶,美艳不可方物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我想说的是,之所以LV为首的奢侈品牌敢在中国卖这么贵的价,就是因为消费者敢买。LV在全球的售价其实相差不多,但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目前仍排在全球百位之外,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穷归穷,中国恰恰是LV的主流消费市场。放眼望去,演艺圈体育界大小明星出镜人手一只LV,所谓的上流社会名媛更是喜欢将LV武装到牙齿,这很好理解——买一只LV对他们来说跟买一支口红没有区别,钱不是问题,面子才是关键。
问题是,如果LV只靠这群人支持,那它就该饿死了。LV的背后,还有无数前赴后继的写字楼粉领、白领和金领。一个月入五千的小白领,她的梦想可能是攒两个月的薪水去专卖店买个LV包包,然后背到办公室有意无意地显摆,让曾经给自己气受的同事们不敢看轻她。LV对她来说,不仅是品质的象征,更是身份和尊严的象征。
正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在职场活得缺乏尊严,才那么渴望奢侈品带给我们的尊严。
但问题是,如果世界上没有LV,你又该靠什么来打造自己的尊严呢?
我曾见一位朋友在读书笔记扉页上写下自己的座右铭——“父母给你名字,自己打造品牌”,这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是啊,尊严和面子,难道不应该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得来的吗?
新年将至,祝各位朋友牛年行牛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