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终于有空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一感觉就是“场面宏大”,除此之外,没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用一种很宽容的态度去看待艺术作品,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很感性的东西,所谓人各有所爱,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去片面的衡量。
不过对于这个《满城尽带黄金甲》我真的是无语。
什么是电影?电影就是讲故事,好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好故事,让人看过后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而不好的电影则是看过之后没有什么留下的。但是有人多了,你这观点不对,比说看一些科幻片,恐怖片,看了就是让人图个乐,过个瘾。这样想来,倒也无可厚非,尽管《黄金甲》的故事很简单,但最后大战的场面却绝对是很宏大的,绝对能让观众过足了瘾。
然而当得知这一切的场景都是由真人来演得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有跟我同样的想法:天啊,这得花多少钱啊。如果在国外,这种场面通常会用电脑来制作,而在中国则是由真人来演,没办法, 人力成本不同。
常听导演们说,“我拍这个片子是为了XXX”,人家说导演拍片子就是把自己所想的、所以感受的在影片中表现出来。想到这儿,我突然有个想法:他老谋子如果未必做不到用电脑来拍摄,成本也未必比用人拍摄高,之所以拍真人的场景,是因为他想过瘾,想过作皇帝的瘾,看着几千个人为了他跑来跑去的,看着一群“大波妹”被他指使,他就是皇帝!
本打算去苛责如此的铺张浪费的制作,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那么的无力。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场面,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腕儿”,如果不是他的“年度大作”,那我还会去电影院看么?唉,原来我,我们,已经陷入到了这个电影的怪圈中:一边大骂“大片”的空洞,一边屁颠屁颠的跑去电影院看;一边称赞低成本高水平的“小片”,一边在网上到处搜寻下载的连接。
不过,《黄金甲》也开创了国内电影的一个先例,就是在电影放映完之后没有一个观众马上立场,都是坐在那里听片尾曲《菊花台》,歌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听不重要,反正,大家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