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文化在哭泣

(2006-12-22 14:38:39)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今天看到两则很异曲同工的新闻:

一则是说三国人物遭恶搞,关羽张飞变身性感MM(http://news.163.com/06/1222D/01/32TKVBTO0001124J.html)。如果说这仅仅是国人自己“善意”的搞一下,那么另一则新闻就显得让人气愤了,说得是日本版的“西游记”恶意串改原著,引发争议(http://news.163.com/06/1117/09/304BT9KM000120GU.html)的新闻。

两则新闻都暴露了一件事: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变味”。

有的网友说:“文化这东西本来就是流动的。三国演义搁当时也不过一通俗小说,供了300年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不能拿来玩了”。我觉得,是的,就是不能拿来玩了。一种文字经历了300年的沉淀至今,就成为一种文化了。这些历史文化已经不是一本书,或者一个国家的东西,而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不能“拿来玩”的。也许有人会说,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总拘泥于所谓的5000年的历史,总是拿我们的四大发明来说事儿。然而,这些就是历史,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所谓不拘泥于历史是说我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要在这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是实质性的发展。

记得几年前,有人曾经想给米开朗琪罗的雕像“断臂的维纳斯”设计一个手臂,但怎么设计都不觉得很别扭,于是得出的结论就是还是现状最好。改编历史名著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能把原著的故事改的更丰满,更完美当然最好(这其实往往是很难得),当然有人也可以说在原著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一些新故事,那我觉得这种联想应该是善意的,而不是恶意的恶搞,更加不应该是为了所谓的“搞笑”而变得很低级趣味的东西。

好比开始说的那个漫画,其实画家的功底着实不错,就人物的画风和风格来说也很不错,可为什么偏偏要跟三国人物扯上联系呢?答案是很明显,如果不这样做恐怕就没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说白了就是在沾历史文化的光,这不是在发展我们的历史文化,而是在吃历史文化的老本。其实这种“吃历史老本”的现象已经很司空见惯了,单就“四大名著”来说就被影视界或全部或部分的利用了多少次。

不记得是哪个说过的一句话,说是要想征服一个民族,首先就是要征服她的文化。居然说在日本有好多人在研究中国的历史,并加以“利用”,“利用”我们的历史文化来赚钱。而我们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的人却不多。恶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就像六小龄童先生说的那样,“当外国记者反问我说你们中国人自己都不重视自己文化时,我无言以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不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