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霄羽
霄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94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公式

(2010-05-21 01:05:17)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情随笔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情侣,大学毕业后俩人结了婚,并留在了北京。他们住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里,每天很早就要起来赶车上班,晚上回到家后十分疲惫,吃过晚饭看看电视就睡了。虽然他们有着很好的学历,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他们依旧要每天拼搏努力,然而一年到头银行里的存款还是那么寥寥几个数字,在北京买房子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后来,他们决定一起回到老家,一个南方的小县城。他们一起创业,几年下来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房子、车子,每天不用起早,晚上回到家后俩人可以聊聊天、散散步,他们觉得很幸福。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很有钱的人,每天都为了事业拼搏,虽然很累,但是他也觉得很不错。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到一个人坐在路边,光着膀子,拎着一瓶啤酒,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吃着烧烤。这个有钱的人突然觉得,似乎那个吃烧烤的人(显然不是很有钱)也是那么幸福。

 

上面两个故事都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

 

人们往往习惯把幸福跟金钱联系一起,然而细细想来又没什么必然联系。也许富有才是幸福,但有人富有却不幸福,有人贫穷却幸福。由“金钱”往往可以想到“努力”、“奋斗”这些词语。虽然经常有人会说钱够花就好,要多点时间去“享受生活”,而也有人每天都乐此不彼的去赚更多的钱。“金钱”又可以延伸到“财富”,而“财富”又可以引申出“健康”、“生活”、“爱情”等许许多多的思考。“什么是幸福”真的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些心得,写下里,跟大家分享。

 

幸福公式

                                  实际能力

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 付出的努力 x -------------- + 他人的影响。

                                  自我价值

 

每个人在心里都对自己有个衡量,简单的说就是“自己有多大能耐”或者说“自己期待的结果”。这个“自我价值”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经历、见识都有关。“自我价值”跟“幸福指数”是成反比关系,一个人越是认为自己“应该”很优秀,他越是容易不幸福,因为那需要他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相反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低、或者说他的见识有限,他就越容易感到幸福。举例来说,一个用过电脑的人,他很希望得到一台电脑,那么他就会因为拥有电脑而感到幸福,或者因为没有得到电脑而沮丧。然而一个从未见过电脑,不知道电脑为何物的人绝不会因为没有电脑而失落。同理,为什么我们看一个傻子会觉得他很可怜,而事实上也许这个傻子会因为自己得到一块糖吃而很开心。因为我们按照正常人的期待去看他,而实际上这个傻子对自己的期待其实很低。

 

另一个影响幸福的关键是“实际能力”,它跟幸福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有“实力”他就越幸福。其实不仅仅这么简单,这里所说的“实际能力”是指客观上的能力,或者说潜力。然而事实上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如何,我们往往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高估自己,就会让自我价值很高,也是大于分子的“实际能力”,其结果就是你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一分幸福。低估自己则相反,给自我价值降低,也就是小于分子的“实际能力”,那么结果是你付出一点点努力,就会让你觉得很幸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次考试中,你的真正实力是能考80分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只能考60分,并且付出3的努力,结果是你获得了4的幸福(3x80/60),“哦,我真幸运”;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到90分,同样付出3的努力,结果却是你获得了2.67的幸福(3x80/90),“哦,真令人沮丧”。如果你想同样得到4个幸福,你需要复出4.5个努力才行(4.5x80/90=4)。

 

幸福是要靠努力去争取的,而影响结果的是“实际能力”和“自我价值”。“实际能力”是理性的一面,随着你的经历、知识、环境等慢慢改变,但在某一时刻某一点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定量。而“自我价值”则是感性的一面,它实际是“实际能力”感性评价。不同的感性评价会让你有不同的幸福感。

 

公式虽然提出三个主要参数,但其实他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你的付出的努力,会慢慢的改变“实际能力”这个参数,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改变往往很慢。而更直接的会改变你的“自我价值”,付出的越多会让你觉得“自我价值”更多(即期待更好更高的结果)。

 

上面公式还提出了另一个因素“他人的影响”。之前我们说的都是内因,而这个“他人的影响”其实就是说外因。比如你会因为得到一个新的手机感觉很幸福,但如果其他人都有了新手机,而且是更高级的手机,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降低。同理,如果其他人的没有新手机,或者比你档次低很多的手机,那么你的幸福感就反而会更多。范老师曾经说过,上厕所的时候,你带纸了,我没带,你就比我幸福。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最初故事中那对小夫妻:他们之所以在北京会很累,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在北京定居买房,而这个“价值”超过他们当时的“实力”,他们觉得很辛苦。而后来回到老家,他们的“自我价值”悄悄的变了,所以同样的“实力”(事实上也许他们更有实力了)会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幸福。

 

幸福公式告诉你:

1.  不要给自己制定太高的目标,那样会让你因为达不成目标而有挫败感 – 写给好高骛远的人。

2.  不要给自己制定太低的目标,那样也许你会自我感觉很幸福,但是别忘了还有外因影响你的幸福 – 写给懒惰的人。

3.  不要总是看别人,别让外因成为影响你幸福的主要参数 – 写给自卑的人。

4.  不要去想自己的实力究竟是多少,多数人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极限”而止步不前。(最近也多了觉得自己超级无敌强力的人),你只要知道你的哪些行动会改变这个参数就好 – 写给不自信和过分自信的人。

 

祝你们都幸福。祝我自己也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