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随笔 |
写在前面:这篇东西写于2002年,本来不打算再翻出来了,可是既然有朋友提到,就找出来看看。
-------------------------------------------------
一个夏日暖人的午后,我跟一个朋友在STARBUCKS里聊天,她突然对我说:“我都不怎么想活了”。我并不惊奇。说真的,听得多了。如果你会跟你的朋友有过倾心的交流,你会发现真的有很多人“不想活了”。
呵呵,这么美好的世界却留不住我们的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然而我想,这恰恰是因为这个世界太美好了吧。留心一下,那些说不想活的人一般都是15到25岁的年轻人,其中很多是刚步入大学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两个阶段的人面临着人生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挑战:融入社会。
刚刚进入大学的你我,很多的是第一次离家生活,在学校的宿舍里跟大家一起生活,与人交往的圈子,已经不仅仅是教室里的学习生活,而且已经涉及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刚住校的朋友对我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学会了忍让”。而抱怨的则是“我一直在忍着他”,“我已经忍了好久了”如此这般。其实,“忍让”的确是人的美德,而且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还手”。当然,这里的“还手”并不是说要发起什么战争,而是指问题的解决。“忍让”告诉我们的是“做人”,而更进一步,我们要学会去“交人”。你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你会去忍让他(她),但更多的,你应该让对方明白这一点,并且告诉对方你希望他(她)怎样做。当然,经常的,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许不会去接受别人的想法,这之中就需要一种“交流”,让别人来理解自己,并且让自己去理解别人。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把话说开,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多事情是能解决的。
暑假里我认识了一些即升入将大四的朋友,他们在暑假里都要去实习,离开了校园,走入麋乱的社会,不禁都发出了一声感叹:“活着真累”。有时候,公司里的“老手”们,都不愿意带新人,他们或是欺负新人,把活儿都让他干。或是不在乎新人,把他凉在一边。然而这毕竟还是少数的。但对于一些平时在学校里比较“单纯”的朋友,这个社会却显得太尔虞我诈了,他们不再轻易的相信别人。在外人来看,这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真能是一种无奈,毕竟这是一个学会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过程,虽然它,“很累”。
大三的学生更多的迷惘就是未来,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口,我们都在彷徨。有人说,大学毕业后的路有四种:考研,工作,结婚,出国。让我们不知将来自己何去何从。考研太累,担心自己考不上;工作太难,不知道那里是自己的位置;结婚太怕,不知道是不是找到自己这辈子的唯一;出国太远,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里说的当然还是比较好的情况,家里的条件,自己的条件,身边的条件允许自己可以去选择。她的家里的期望很大,她却知道考研对她来说太遥远;她是个学法律的,但天生感性的她却发现自己很难客观面对每一次案件的听审;她认识过几个曾经海誓山盟,却又离她远去的男孩,以至她发出“感情,我玩不起的游戏”的感叹;她的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出国对她来说只能是一个梦。
我家的条件可以说是不错的,老爸还能供我在国外读书,比有的人来说,也算是一“富人”,但其实跟有些在国外的“大款”一比,我还真是一个“穷人”,富也好,穷也好,我对自己说,这就是现实。有条件的,就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条件差的,就要去努力创造条件。怨天尤人,唉声叹气都是没用的。
但是,让我自豪的却不是家里的经济条件,而是家庭的氛围。我的父母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会尊重我的意见,而且他们很少打架,(小的争吵也有啦,但老爸说那是“增进夫妻感情”),嘿嘿。家和万事兴,其实家里的矛盾是最难过的,假如连唯一让自己安心的家都不想回,那真的是很悲哀。如果你不是一个想逃避的人的话,那你只有面对现实,做你能做的去改变现实,不要轻易的说“没办法了”其实,你行的。
一件件烦恼的事,压力真的好大,天!不想活了。
话虽如此,事实上,至少我认识的朋友,还都好端端的,甭管怎样,他们都还在自由的呼吸。也就是说,再“不想活了”还是要活着。我不敢说世界上100个困难有101个解决的方法之类的话,但我想说,再难的问题到最后还得解决不是?(那些能避开躲开问题的根本不算问题)。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佛不都讲“上天有好生之德”么。活这么大了,算算也不容易,咱就得活出个滋味来不是?人生就是有喜有悲,有苦有乐。这叫什么?这叫生活的味道!走自己的路,走吧。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