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从消极心态转化到积极心态

(2018-04-06 16:06:17)
标签:

经历

心理学

分类: 世界观
人与人之间看起来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表现在人生的态度上,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积极心态不仅和成功高度相关,还和健康,幸福关系密切.

积极心态的确是优秀的,但从消极心态转化到积极心态不是容易的.因为人通常会保持自我概念的稳定,即不希望改变自己.让消极心态的人认识到自己是消极的,很难;让消极心态的人认识到积极心态的好处,更难;让消极心态的人改变到积极心态,有如上天之难.
我先叙述我的个人经历,以此作为样本,提醒读者如何改变心态.
2016-2017年,我从悲观消极的心态转变成了乐观积极的心态.表述下心路历程.
13岁前,我学习成绩好,属于自我效能高,心态不悲观也不乐观,只能说是中性.但缺点是自私,不愿帮助别人.
我13岁时,人生第一个重大打击,父亲因事故逝去.从此,我变得自卑,不安,情商变低,但自我效能更高了,订立了考上大学的目标,其他没变化.
到19岁时,我的人生第二个重大打击到来,因病休学二年.现在回看过去,生病的第一个原因是缺少经济支持,15-19岁期间思虑过重,表现为长期应激影响;第二个原因是订立的人生目标太短,上了大学就没有目标了,没有了动力.休学期间(1992年)养成悲观消极心态,心底深处认为这个世界不友好,对世界都持有敌视的态度;但是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不明显,只是偶尔抱怨,表现出情商较低.一直持续到2014年.
工作后,没有父亲经济和人脉的支持,没有学会如何在社会上发展即情商很低,工作不如意.认知和社会现实差距很大,更加敌视这个社会,应该算一个愤青吧.好在高自我效能还保持着,我一直继续吸收大量社会知识,包括经济,投资,社会,人性,哲学.到2014年前,形成了阴谋论,人性丑恶和利益论的核心思想,这明显是消极心态,因为我的核心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丑恶的丛林社会,社会上发生的绝大多数事件都是有人操纵阴谋诡计的结果.同样,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不明显.2014年后,接触了更多的思想,心底深处开始认同儒家的修齐治平,先照顾好自己,有能力才顾及亲友.
时间来到2016年6月,我要记住这个最重要的时间,我在网上听到了心理学的讲课.以前认为心理学是玄学,没用.但这次的接触,立刻引爆了我的求知欲,这是关于人性和人生的知识,正好满足我当下的需要.正如:在这一刻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在这里我碰到了你.两个月期间,我豁然开朗,三观被掰直了,心态从悲观消极转变了,不说乐观积极,也是中性看待一切了.学习到2017年12月,我想通了人生目标,定下了人生使命.从此时开始,我彻底变成了一个有着乐观积极心态的人.表现出来就是,受到挫折我也会郁闷,但郁闷的时间越来越短,从2-3天缩短到有时不到1个小时.自卑没有了,有着高自尊.无所事事没有了,每天都很充实.自私没有了,愿意帮助别人.从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评估自己,从2014年的125点到2016年8月的310点,再到2016年12月的350点,到现在-2018年4月500点.当然,外人看来,我并没有什么变化,和以前没有区别,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内心世界已经是天翻地覆了.

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个体消极心态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般是未成年时期个体的原生家庭教育或者影响深刻的意外事件导致的,我的原生家庭教育没有问题,但两次意外事件造成了心态的消极化.个体一旦形成了消极心态,改变到非消极心态需要很长时间.按照我的经历,1992-2014年,期间过了22年.当然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消极的是在2013年吧,有人在网上提醒我不要把世界看得这么黑暗,我反问了自己是真的吗.从此,我开始注意到了自己的消极心态.为什么我能注意到自己的消极心态?我总结为高自我效能.由于工作不如意,我一直在学习思考未来我该怎么办.读了大量的政经史论,估计有2亿文字.至此,我的思维不能说是完美,但我可以分辨别人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是鸡汤还是常识,否则我也不能接受别人说我心态消极.后面几年,我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思考.直到2016年12月,我才认识到积极心态的好处并决心改变自己的心态.一旦决定转变心态,转变过程就非常快了,每天都会有进步.
下面我进一步总结如何转化心态,其实主要就是认知的改变.
首先,要有契机内省自身,意识到了自己的消极心态.比如:自学开悟,有你尊敬的人提点或外部榜样.做到这点,其实离积极心态已经不远了.
然后,更进一步,认识到积极心态的好处,下决心转变心态.
最后,生活中,不断自我监控,总结思想,成功改变心态.
期间离不开学习和思考.学习的材料首选实证知识,其次是严格逻辑推导的知识,最后才是理论或观点.选择学习材料的方法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