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半日活动评课稿

(2013-06-28 08:28:33)
分类: 教育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进行的半日活动评优中聆听了 李老师的半日活动展示,感触也比较多。在半日活动的安排上体现动静结合的原则,也为保证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体现幼儿的特色教育,安排上还是比较周全,但是总体的感觉还是教师高控了一些。经过整理,下面是我对此半日活动的几点想法:

1.生活环节和过渡环节中,对于幼儿的常规培养还不够注重一些,个别幼儿在喝水、入厕时,多数以幼儿自己的行为,所以当幼儿出现不安全因素,如厕所中出现挤推的现象,教师就无法估计到,教师和保育员可以分配对幼儿行为进行监督。所以整体上的常规不是很有序。

2.第二个感触是老师的言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别人的笑脸,而每一个孩子当然也会这么想,老师的微笑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老师的表情过于严肃了,孩子们当然也很严肃,孩子们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其实教学活动间隙给孩子留一点时间让孩子们自由的交流和活动,孩子与老师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有着和谐的朋友关系,可以开心的交流,有了开心的事情或者受了委屈愿意和老师说,班级人员之间是幸福和谐的,大家都感到放松开心,让每一个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提高能力,获得发展,会不会更好一些?

3.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来说,一个数学活动《规律排序》应该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操作以后让幼儿感知到物体按规律排序,而李老师一开始出示范例开始就进行了高度的控制,让幼儿进行接下来排序,其实这些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可以开始中集体提示一下后,接下来可以让幼儿自己观察得到规律。在接下来的操作中,要求也不过清楚一些,所以使得出现了幼儿没有合作,同时排序的方向不同等一些问题,其中在建厂环节中,也让幼儿一组一组检查花费太多的时间,使得活动不够紧凑。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还是比较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能主动的参与活动。

4.对于游戏来说,一个是区域游戏,幼儿还是能有序地开展活动,其中教师的指导还可以更加深入一点,特别是教师重点指导的区域,制作毛根,使得活动下来只有一个幼儿完成的比较好。而且户外活动中《跳房子》,教师在场地的安排上就没有体现出个体差异,场地的绘制非常的不合理,而其教师的高控下,游戏失去了兴趣,最后草草收场。

总体来说对于半日活动安排虽然体现了动静结合等,但是还多主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细节方面教师还有考虑详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