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入陈清贫写作班一年了,写作不孤单

(2013-12-02 18:16:31)
标签:

陈清贫

第六期

写作培训班

文化

王忠礼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王忠礼(陈清贫写作培训班第六期盲人学生):当去年的今天,陈清贫老师带我入群并将我正式介绍给同学们时,我彻底结束了之前半年一个人在黑暗中痛苦摸索、孤单无助的写作之路,从此加入了有老师指导和同学们帮助的大集体中。

    时值一年,白天和黑夜,我都情不自禁想着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于是就有一搭没一搭写一些东西了。

    1.不孤单的风雨写作路

    这一年里,有幸和老师见过两次面。第一次,在成都的春熙路上,我一个人激动地呆站着等待老师,却被老师的“凌波微步”无声无息靠近,然后把我带走了。

    第二次,在武汉的知音大楼里,我正和好几位同学热情洋溢地讲着话,却被老师在众目睽睽下偷袭,从背后有力地抱住我。哎,两次都虽在情理之中却在我的意料之外,轻易骗过了我四年多来苦心练就的“耳听八方”的独特本领。

    写作班里,从最早首座粟渔、杨部长的帮助,一年来,有太多同学的帮助和关心,这些我无法例举。风儿轻轻吹,云儿感受得到;有多少爱的包裹,心里自然明了。那些对我的一番番真挚情谊,我自然不会忘却。

    2.发表最好的一个月

    七月,盛夏,也是我的骄阳岁月,我成功发表了九篇报纸文章和一篇特稿。可喜里,有着瞿姐和秦姐的帮助和激励。

    3.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今年的第23届全国书博会征文大赛,我在全国七百多篇优秀稿件中脱颖而出,有幸获得了三等奖,奖金两千元,主办方邀请我去三亚参加盛大的颁奖晚会。

    据新闻报道,书博会期间,全国一百余名作家和学者参与了系列活动,包括莫言、九把刀、于丹、王蒙 等等等等。哎,可惜主办方不报销我去三亚的路费啊,无奈我又穷人一个,只有望洋兴叹,去不了,不然那几天可能遇见几个我早听说过的人物呢。嘿嘿嘿了。

    4.受宠若惊的武汉聚会

    八月下旬,我在武汉参加了为期五天的“中国残障青年领袖训练营”后,老师带领我圆梦知音大楼,并设宴款待,十一位同学陪同。受宠之至,难以形容。清晰记得琴姐来我住的宾馆接我去知音大楼,遭遇打车难,费文波大哥开车来江湖救急。

    我收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多礼物,还有来自遥远北京珍姐托人送的礼物,哎,太意外了,这简直是挑战我不够用的智商嘛。第二天一早,景丽姐送来早餐,陪我聊天,张平大哥开车送我去机场,一起午餐,直至送我到了最后的安检口。

    5.绘画之人也成风景

    写作之人,在抒写别人的故事,也在叙述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会不经意成为别人的“风景”。首座渔姐为我写了一部微电影剧本,润前姐为我写了一篇特稿,海伦姐把我写入了她的文章,这些虽未还得到公开发表,但都是我最爱的作品,这番情谊我将永久珍藏。

    还有动作神速的老师,两次见面,我还未来得及好好记录下来。呵!老师居然先下手为强,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地抒写在他的博客上了,而我只能默默地写成小小的日记了。

    6.共同构筑的善举

    五月下旬,我得知好朋友吉拉开办的西藏盲童幼儿园需求衣物和玩具。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首座渔姐的支持下,我在写作群里发起了号召,结果好些同学纷纷奉献爱心,一箱箱适合儿童的衣服和玩具邮寄到了西藏。

    浙江的瞿幼芳,武汉的潘琴,内蒙古的蔺慧,河北的范鹏程,以及一些默默付出的我还不清楚的同学。后来也不断有同学表示要捐助,但我和吉拉觉得已经够用,只有婉言谢绝了。

    7.呕心沥血的两本杂志

    长期在一家国际公益机构做志愿者的我,主编了两期的《倾听》杂志。从最初的构思到组件编辑团队,从编辑内容到联络大学生志愿者、印刷、邮寄杂志等等方方面面,我必须都要去完全做好,被逼成了一个全能型的人了。

    而杂志内容无论是疾病专业知识和平衡各方面关系,我都不能丝毫马虎,闹成一个笑话那可不行。最终杂志在北京的一个盛大的场合出现,然后遍布全国各地。

    全国各地此类病人群体有,全国各大医院相关医生有,相关工艺团体和媒体有,甚至香港的相关团体也有,而杂志的电子版国外也有一些人阅读,包括英国、美国、爱尔兰。

    8.扎根家乡地

    本地报纸是刚开始发稿的一个根据地。本地报纸的主编让我去写一篇本地有名的商人的采访稿,虽得知我是盲人,如同那个公益机构的负责人知道我是盲人也让我做《倾听》杂志一样,我佩服他们的魄力和信任。

    这篇采访稿发表当天,主编和一位老领导一起把报纸送到了那个商人的手里,这不仅成就了我的一篇好文章,也认识了几个人。其后,我在当地日报、晚报发表的几篇文章也顺利,质量也不错。

    9.难舍的雅安情结

    雅安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却在那里度过了青春飞扬的四年,自然热爱这方热土。我把今年在雅安报纸发表的七篇文章的稿费全部捐给了雅安,请编辑购买了三十多本图书送给了当地的一所落后的乡村小学。

    10.东边日出西边雨

    九月下旬是我情感最低落的时期,我和她的爱情之花在风和日丽中悄悄消失了。她的善良美丽,她给过我的那些惊喜和感动,她牵引我的手,她为我唱的歌,她为我流的眼泪,而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或许如她所说,我和她只是两个世界的人,她只是我的路途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是过客,不是归人。难道真因为她是完美的人,而我是残疾人就一定有着现实的差距吗?

    我曾经以为她将是我黑暗天空永远闪亮的星星,而当流星划过,消失无踪迹,那只能成为我记忆里抹不去的美丽回忆了。

    就在我陷入感情低谷不可自拔时,我偶然看到了一个歌词征集,魔鬼般心血来潮,竟写出了一首斗志昂扬、大气磅礴的歌词,更兴奋的是居然获得了第一名,签了合约,奖金三千元,真是苍天弄人,可笑可笑啊。

    这首歌曲成为了一家有着两千余名员工的大型公司的歌曲,用于二十周年庆典活动,或许,这首歌曲将一直伴随着这家公司。自然,能够成功也离不开花姐的帮助。

    11.退稿乃写手常事

    我发表的稿子不多,退稿却很多,写过的文字更多,这个太正常了,发表成功与否不仅靠实力,还和运气等各种因素紧密相关。因而我心也坦然。

    但我也难以抵挡特别期待时落空的反差。在多次的征文比赛里,有两次却让我很失望。我本以为我做到了精心准备,胸有成竹,至少可以获一个小奖,可惜在等了很久公布获奖名单时,在一串串名字里面却找不到我,这让我郁闷、失落了好一阵子。

    据我笨笨的头脑粗略估计,我发表的文字仅占所写文字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之间,假设我发表了五万字,那是建立在四五十万字的基础上的。要完成这个字数也不算难,如果每天坚持写一千字,那么,一年也就有三十多万字了。

    12.写作与生活比翼双飞

    写作是爱好,是追求,是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譬如今年我参加过三月成都、五月成都、八月武汉、十月德阳的公益培训,这些虽和写作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所闻所感所悟,这些积聚的资源和人脉,都可成为素材,融入写作,在以后的文章中不断展现出来。

    最后,今天是过去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未来一年的第一天,紧接着是又一轮的365天,还有第三年、第四年……我无法确切打算未来要怎么,可我怎会偷生一天天?还用这样的话勉励自己:纵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要前行,纵使背负上十字架也要微笑。

    王忠礼,写于2013年12月2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王忠礼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在努力倾听这个世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到中午吃什么,我最后决定:“为王忠礼方便一点,我们吃披萨去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先上来了一份蔬菜沙拉,李润前帮王忠礼把蔬菜用叉子叉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披萨上来了,李润前觉得王忠礼的笑容很可爱,用手机拍了下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吃完午餐,我们逛了一会儿春熙路步行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李润前一边走,一边给王忠礼介绍眼前的一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王忠礼提议,想要在这里和我合影留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武汉聚会,饭后,胡艳萍带头拥抱王忠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家轮流给王忠礼拥抱,并送上自己对他的祝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王忠礼来了一趟武汉,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年以后:知音大院再见赵美萍(图)            盲人学生王忠礼:知音传媒圆梦(图)

 

学习委员曹文学:写在发稿一百篇之际            学员王珍: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毕业杂

 

粟渔首座:青岛笔会段子集锦(组图)            写作班学员李润前演讲稿:为梦想喝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滚动授课常年招生            扎西卓玛:从今天起开始我的写作旅

 

学员马晓平:山西太原小聚会(组图)            山西笔会,那一些令我开心的难忘花

 

粟渔:山西笔会掠影之奇葩朵朵(图)            王珍:写在陈清贫写作班学员满6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