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清贫
陈清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135
  • 关注人气:12,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粟渔:山西笔会掠影之奇葩朵朵(图)

(2013-11-06 19:24:08)
标签:

陈清贫

第六期

文化

写作培训班

粟渔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奇葩之说,那么,山西笔会就是一场奇葩的汇合。这些来自各地的才子佳人混在一起,朵朵大放异彩,让这次山西笔会熠熠生辉。

    滚来滚去

    副班长张平大哥来自武汉,他是笔会的忠实粉丝。因为他热情豁达的性格,所以博得一众女同学的厚爱。不管张平哥走到哪里,都有那么一些女同学簇拥左右,这让老师等众男同学都艳羡不已。

    这日,是我们团队畅游王家大院的日子,张平哥不知从哪里买了一个铁环。一见这个儿时的小玩具,众女同学兴奋地一拥而上,把个张平哥花团锦簇,围在中间。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想一试身手。

    谁料,这小小的铁环依然个性十足,不是谁随随便便都能上手。女生们无数次尝试,不是滚不起来,就是半途失手,把个同学们急的,难免花容失色。

    此时,人群中亮起一个脆生生的女高音:“我来!”众人随声看去,只见重庆女侠卿莉闪身而出。只见她熟练地操起铁环,熟练地提起铁棍,那么一提,那么一推,一时间,犹如蜻蜓点水般,环佩声声,环走人追。众人跳着脚为卿莉鼓掌加油。

    嘿,姐们儿,别看伊小巧玲珑,原来还是个练家子啊!嘿——

    眼见着卿莉伴随着铁环越跑越远,粟渔同学就有点着急,遂大声呼叫:“卿莉,滚回来!”远处的卿莉也倒听话,慌忙一闪身,就势“滚”了回来。

    粟渔乐乐呵呵接过铁环,左推右推,还是不得要领,最后只好把铁环递给张平大哥,黯然说道:“张平哥,你滚吧!”

    佛祖显灵

    总舵主陈清贫可是在这次笔会中出尽了风头。你别想当然,让他出尽风头的不是他教导的写作,而是这位密斯特的另一件法宝——一件破烂衣服。

    话说陈老师节俭,这熟悉他的同学朋友倒也有所耳闻。笔者本人也是提倡勤俭节约,一件衣服穿个三年五载,只要干净整洁,还有利用价值就不能丢掉。

    可我今儿说的这件衣服,那真跟朴素都不搭边了。陈师的这件衣服,那得用“褴褛”来做形容。

    用陈师的话解释说,大概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陈师从武汉穿来的这件衣服原本好好的。可到了太原遇到冷空气之后,前衣襟部分就开始“爆皮”,接着,这些“皮”有些自己慢慢零落,有些,还在风中飞舞,颇有几分仙乐飘飘的感觉。

    让我们再看陈师的时候,那飒爽的雄姿就多了几份飘逸。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北丐前辈洪七公,想起了当代奇侠犀利哥……

    可人陈师就是陈师,那份淡定无人比拟。人家并没有因为一件衣服失掉丝毫自信,用陈师的话说:“那叫别看人穷衣服破,肚囊里面有干货!”于是,不管是爬山,还是下河,陈师就穿着这件衣服,红光依然满面,双眼熠熠生辉。

    这天晴空万里,是我们参观云冈石窟的日子。同学们随着导游,听着故事,心情像秋风一样自由爽朗。

    走到第六窟,陈师突然指着那尊雕塑叫我:“渔,你看,这尊佛的脖子上系着领带。”我抬头望去,见那尊雕像的脖子上,果然飘着犹如领带一样的饰物。站在我身边的胡红霞禁不住赞叹:“真神啊,那时候的人居然这么时尚……”

    话音未落,一阵秋风横空掠过,胡红霞的眼前随风飘过一枚黑色的漂浮物,吓得她花容失色。半晌见那物件落定,这才紧捂胸口跟我说:“吓死我了,我以为是我乱说话,佛祖怪罪了呢!”我低头对着那黑色的漂浮物辨认了一下,确定是陈师衣服上凋落的一块皮子。

    生平事迹

    说我们奇葩也就罢了,没想到这导游小姚也是一朵。这真是吸引力法则魅力无限,这娃娃一路陪伴,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日,又赶上四小时漫长的路程,小姚为了缓解大家的疲劳,一路上讲了山西历史,特产,以及一些名胜古迹。最后,这娃娃又教了大家山西民歌《绣荷包》。小姚一句句教,大家一句句学。

    这小伙子折腾一番后,看看时间,望望天色,眼前还是路途遥遥。于是,小姚就想把余下的时间推给我们。然后他说:“昨天我们在车上,听了杨部长的生平事迹,同时也听了陈老师的生平事迹,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大家都来讲讲自己的生平事迹吧!来,谁第一个讲?”

    顿时,刚刚还热闹非凡的大巴车内,鸦雀无声。

    洞房花烛夜

    因为路途漫漫,在车上的时间总是十分无聊。于是,粟渔同学决定站出来,带着大家玩儿一个互动游戏。

    为了让大家先彼此认识,粟渔请同学们先做个自我介绍,之后再缀上一句成语,请大家进行成语接龙,并让自己牢牢记住。

    待同学们的姓名和成语都说完之后,粟渔请大家在名字后面连上“洞房花烛夜”这几个字,后面加上自己刚刚说的成语,然后组成一个句子。格式为:名字+洞房花烛夜+成语。

    于是,我们听到陈老师说:“陈清贫在洞房花烛夜,文武双全。”武汉的宇晓说:“宇晓在洞房花烛夜,贻笑大方。”黑龙江的崔宏英说:“崔宏英在洞房花烛夜,妩媚多情。”

    这也许可以叫老师英雄学生好汉吧?陈家班的同学们果然威武。只见他们在“洞房花烛夜”里,个个表现不俗。翠儿的“身经百战”,何秀奇的“眉清目秀”,胡轩昂的“气宇轩昂”,雷华阳的“胸有成竹”……

    大家听着这些句子,笑得前仰后合。这时,我们听到副班长张平大哥说:“张平在洞房花烛夜里,手忙脚乱。”

    于是,所有人,都凌乱了。

    班长的“妻管严”重了

    熟悉班长、或者老学员都知道,班长是个“妻管严”。而我们这次山西笔会中发现,班长的这个“病情”明显加重了。

    由于班长工作繁忙,无法亲临笔会。他只能在下班后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赶来看望老师和同学。路途辛苦可想而知。但尽管如此,班长也必须得到老婆的支持。

    这日班长跟我们神聊之后,夜就深了。因为第二天还要工作,班长只好跟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回家之前,为了证明是跟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班长绞尽脑汁琢磨对策。突然,他在路边见到一个水果摊还没收,于是赶紧叫司机停车,下去买了一袋水果。

    到家之后,他拎着水果跟老婆说:“你看,这是我老师给你买的水果。”班长老婆是个冰雪聪明的女人,心说你这骗术也忒低智商了点儿吧?你们老师能从武汉跑山西来送我一袋水果?

    但班长老婆就是有水准,人家微微一笑说:“回来就好,早点睡吧!”关于水果穿帮一事,人家愣是没提。

    第二天,他老婆问班长:“你今儿是不还得去看你的老师啊?”班长说是。于是,老婆拿起那袋子水果递给班长,说:“你换个袋子给你们老师送去,就说这些水果是我给他买的。”

    李静思之冰火两重天

    要说这辈子拜陈清贫为师的,都是有福之人。先不说跟他学到了多少本领,单说他这份重情重义,就着实令人动容。

    笔会结束之后,班长派车将陈师跟我们几个班委接走,去介休某煤矿参观。

    此时酒店中剩下的同学寥寥无几,大家相处几天都有了感情,走时,就有些依依不舍。李静思同学作为最后一名,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心里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陈师得知之后,在介休呆得就不怎么滋润了,他总惦记着酒店剩下的这位学生。原定第二天的游玩计划,被他果断取消,中午就带着我们赶回太原与静思汇合。

    话说正在酒店中一个人默默惆怅的静思,闻听我们回来太原大喜过望。她开心得像个孩子,欢天喜地迎了出来,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跟我们一一拥抱。

    下午,陈师请静思跟我看了一场挺无聊的电影,看得我昏昏欲睡。倒是三个人抢食一桶爆米花,比看电影更加欢乐。晚上,我们三个人挤在人群中,吹着风排了很长的队伍,终于吃到了老师推荐的羊汤烧饼。

    餐后,我们还是意犹未尽,三个又跑去星巴克喝咖啡聊天。回到酒店,又畅聊到深夜才回房休息。

    静思说:“上午我把同学一个个送走,心情低落到极点,真没想到下午你们能回来陪我。而且还是老师跟首座一起陪我,这简直让我开心到无法形容,这一天过得,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盼望着

    笔会做到山西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一次比一次人多,一次比一次热闹。在笔会中,大家不仅仅收获了写作知识,更是收获了浓浓的友谊。

    有人说文学爱好者都是单纯善良的,我深以为然。这样善良的一群,内心怀着纯真美好的梦想,在文学这条艺术之路上探索着,攀登着。哪怕前路茫茫,依然咬牙坚持,不抛弃不放弃,让整个陈家大院,凝聚着一股力量,一股上升的力量……

    每一次笔会前,同学们都是心怀喜悦,为笔会做各种准备。正如这次一样,为笔会提前一个月备战的班长、焕梅、红霞、明爱,为笔会准备课程、同学准备礼物的老师,为大家义务服务的介休大帅“小姚明”,从笔会开始忙到结束的、负责迎来送往的小帅哥杜磊,为笔会准备激情演讲的杨部长,为笔会应对一切候补准备的我……

    笔会结束后,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黯然。这黯然来自对同学和老师的依依不舍。送老师去车站的路上,静思又一次提及别后的怅然,我终于忍不住落泪……

    回酒店后,我收到老师的一条短信:“渔,别难过,没有离别,就没有相聚。”

    我盯着屏幕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笑了,我用指尖飞快地在手机上打了一行字,然后回给老师:“老师,你说的不好。应该是,如果没有离别的惆怅,就没有相见的盼望。”

    盼望着、盼望着,我亲爱的老师、同学,明年的“武汉樱花节笔会”,我们再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在云冈石窟进口的一组建筑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云冈石窟最大佛像的一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副班长张平大哥和杨部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陈翠,杨部长,卿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排:何秀奇,陈翠,马晓平;二排:焦国梁,胡轩昂;三排:雷华阳,李静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粟渔和陈翠,在平遥古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徐芳,粟渔,李静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粟渔首座和杨部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粟渔首座和吴夏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粟渔首座和王家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粟渔,我,王家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在平遥古城的一条主街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徐芳,粟渔,卿莉,在平遥古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吴夏红和陈翠,在王家大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马晓平和吴晓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李静思,陈翠,杨部长,雷华阳,许振芳,崔宏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焦国梁在给大家普及出版知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班长在给大家上课,讲述《煤乡少年》一书的写作历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年以后:知音大院再见赵美萍(图)            盲人学生王忠礼:知音传媒圆梦(图)

 

学习委员曹文学:写在发稿一百篇之际            学员王珍: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毕业杂

 

粟渔首座:青岛笔会段子集锦(组图)            写作班学员李润前演讲稿:为梦想喝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常年招正式学员            写作班六课作业十:保持一颗空杯的

 

实战解析:一个新学员的作品如何发表            扎西卓玛:从今天起开始我的写作旅

 

学员马晓平:山西太原小聚会(组图)            山西笔会,那一些令我开心的难忘花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