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从清贫老师那里听说王春玲的名字,老师说,要请她给大家上课。说实话,对于她的现身说法,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一个新学写作的人,我不大相信她会有多少可用的经验能分享给别人。就是有,愿不愿付出真心去传授给大家,也是一个谜。
这样的想法在昨天王老师生动的讲解、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课后提问,以及王老师真诚的有问必答里,被击得粉碎,我真想对王老师当面说声抱歉。看来,清贫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是深刻的,他知道王春玲能带给大家什么,也知道大家缺少的是什么。
我觉得我要从王春玲身上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她从新手最犯难的“找不到写作题材”入手,一一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来,很有实用性,使我感到受益非浅。从我自身的薄弱环节出发,简要将收获总结如下:
第一,在学习中善于举一反三。比如说到题材的来源,她列举了以下几点:1,来源于自己的生活,2,来源于身边的生活。3,由别人的文章,想到自己的生活。4,来源于新闻。5,用心研究别人已发表的文章。6,常识加故事。
这些知识点,大多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提到过的:“时刻做个有心人:有心关注的四条法则,法则一,要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亮点”,“当你实在没有直接体验时,间接体验也能帮上大忙……”
而看新闻也是老师讲的发现写作题材的一个手段,王春玲能从老师讲解的知识里举一反三,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靠悟性,更靠努力。
可见,在跟随老师学习期间,她一定不会像我一样,只是蜻蜓点水听听课就了事,而是深入进去,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
第二,勤奋努力,多写多练。听老师说她每月发稿七十多篇,我羡慕之余更多的是自责自省。我是一个懒散的人,从来就是想的多做的少。后来在问答中,她说自己两年发了一千余篇稿,发表的作品数量真是惊人,比我以前写的所有稿都多N+1倍!足以证明她比别人都勤奋。
她的勤奋还体现在看电影、看书、看新闻、上论坛、旅游,都会写下文字,既积累了知识,又练习了写作,还锻炼了自己捕捉写作亮点的能力。忽然想起莫小米说的“阳光下到处都是宝贝”的话,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宝贝,缺少的是发现宝贝的眼睛。
发现“宝贝”是一种是需要经过历练才能获得的能力。王老师取得非凡的成绩,也是勤奋努力的必然回报。在这里我看到自己的巨大差距,她的成绩也激励着我,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去除懒散,真正投入到写作中去。
第三,灵活变化,推陈出新。我觉得从王春玲老师的授课中,最受益的还有一点,就是她说的,“秋天的稿子可以改成春天,父亲节的改成母亲节,诸如此类。”告诉我们要善于应变,随着季节、环境不同而改变写作思路。
要向王春玲老师学习的很多,不但是写作的方法技巧,更要学习她的精神。
作者:第三期学员齐英,信箱:xyqjdaaa@126.com

第二篇同题文
面对着岁岁年年的流逝,我依然还在文字中将真实的自己认真寻找。走过岁月的碾磨,经历岁月的风霜洗礼,不死的依旧是自己这颗鲜和的心灵。岁月的风尘终不能将我淹没在红尘里,我一次次痴心的寻觅为的是将梦想继续坚持下去。昨晚听了网络写作培训班同学王春玲的写稿体会,对我有一定的触动。
王春玲是语文老师,这给她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是在两年前开始向外投稿的,后来报名参加了陈清贫老师的网络写作培训班,受益匪浅,进步神速,每月的上稿数量达到几十篇。
她把生活中的所看、所想、所悟幻化成一篇篇精美的文字,或抒情、或哲理、或感动,她无疑是个注重生活细节,富有敏锐洞察力的人。热爱生活,懂得感恩。
春玲的体会说得很真实,她善于抒写季节性的文字,善于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善于学习别人文字中长处。这和我的写作风格很像似,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想起了老舍的话: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看了王春玲老师的写作感悟,个人认为写作必须有很好的素养,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见识,光凭一时的热情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精品文字的。
每个人人生的伏笔也许在我们降临这个人世就一早埋下,从一枚小小的虫蛹化作美丽的蝴蝶,所有的挣扎与痛苦都是我们必须付出的承担。为了迎来凌空翩翩飞舞的这一天,付出再多我们都永不言悔。
在这里,我真诚地向春玲老师说声谢谢,从你的感悟里让我更明白培养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是写作人必备的条件。感谢陈老师让我认识了你,在缘分的天空下,我们选择了期待与梦想,所有的希望汇成一句话:我们朝着希望努力吧。
祝愿写作培训班的同学们创作丰收,梦想成真!万事如意!
作者:蒋德华,联系信箱:jiang6@dongfeng.net

第三篇同题文
2010年11月28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作为插班生的我在为期5天的漫长等待中,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网络培训课,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早早等候在电脑前。
出乎意料的是,陈老师并未亲授,由王师姐现身说法,师姐的一番毫无保留的写作感言除了让我感动之余;更是让我觉得“醍醐灌顶”。想起年少的我曾经也有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经历,时隔多年,从未突破过自我,更没有认真揣摩何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于是一直滞留于原地,而今,师姐的几种写作方式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难得闲情听雨声》中,信手拈来的唐诗宋词可见作者功力深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肯定与师姐的擅于积累是分不开的。而《天天回家是深爱》这篇文章中,作者一改文风,故事娓娓道来,平淡、朴实的文字让文章波澜不惊,而恰到好处的哲理式结尾更是让人内心有中暖暖的波动,颇有白粥馆的味道。
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写者,要擅于提炼生活的点滴感动,用心感悟生活。
曾一度认为,作为游记,一定要亲身经历,直到师姐今日传授秘籍我才茅舍顿开,文章写到“一颗坚强的小心脏”时真让我忍俊不禁,颇有几分陈氏幽默,一直很欣赏能够轻易驾驭文字的人,看来师姐真是深得真传。
写作悟性和灵性都是需要的,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上,厚积薄发。今后的写作历程中,我要学习师姐,尝试多种写法,多涉猎不同区域,多看,多写,多想,我相信虽然加速度不一,但是终究都会到达终点。
最后,向敬爱的陈老师及可爱的亲爱的王师姐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李辉,联系邮箱:33552757@qq.com

第四篇同题文
昨晚上完拉丁课,拒绝了好友的邀请,牺牲了逛商场的时间,在八点之前准时坐在电脑前参加培训,重新找回求知若渴的感觉,听完培训后,觉得值得。
同为二期的学员,王春玲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两年来发表上千篇,而我连处女作都没有。一直都安慰自己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迟迟没有投稿的热望,是怕被拒稿,因为底气不足,面子不值钱,但信心值钱。
听了春玲同学的分享,内心的某根弦被调拔了一下,我听到一声脆响,让我有弹琴的欲望。是的,我决定要好好写,好好投。
那如何写呢?首先我安静地问自己,为何要写呢?因为喜欢,还是因为爱?是想写,还是非写不可?如果只是喜欢,那就随便写些东西放在空间即可,如果是爱,那就让你爱的文字闪光,这就说到要发表。
写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更是为了发表,只有发表的文字才有她存在的真正意义,那是代表着文字的成熟。
那如何写呢?当然是投其所好,写你研究过的报纸杂志喜欢的风格的文字,最好是在每个季节写些应节令的散文和诗歌,如果写作的灵感枯竭时,春玲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秋天的稿子可以改成春天,父亲节的改成母亲节,诸如此类。
其实写作的题材很多,春玲说,题材一是来自自己的生活,二是来自他人的生活,三是从别人的文章想到自己的生活,四是来自新闻。甚至是做了一个梦都成编成一个故事来写。
我和她同感,我是一个超级热爱生活的女人,每天想写的东西都写不完,但要写成型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报了培训班。一年结束后,对自己的成绩相当不满意。当然这和老师无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有时看着同班同学个个上稿就跟上菜似的,我也会在垂涎三尺之余无奈地婉叹,怎么自己就不会炒菜呢?文友打趣说,你少跳几次舞,少逛几次街就行了。是的,旁观者清,还是自己用心不专。想想,有时还逃课,连作业都弃权上交。仿佛回到了小学生时代,这课纯粹是为老师而上的。
那如何才能发表了文章,春玲说,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研究别人的文章便是一个捷径。比如人家写狗,你家里养了猫,你就可以写猫啊,先看人家怎么写狗的,比如第一段写狗是怎么来的,第二段写了狗的一件趣事,第三段写了自己和狗的感情,你写猫就可以按照这个路子写。
研究别人的套路,然后自己一步套一步走,就算最终不成型也成样了。这点对我的触动相当大,决定就按这么一个模式去做。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课后,听说班里来了一个明星,大家都挺兴奋的。以前在北京也接触过不少明星,但成为同学的还是第一个,在此感谢陈老师,让我们以文会友,否则我们大家都无缘和她相识。和她私聊了几句,发现是一个很随和的美女,没有半点明星架子,于是就喜欢上了她。
她是我的本家,叫郑焱今。想想,一个明星,算是风光人物,还如此酷爱文字,我想她也想做像老徐一样的才女。明星尚还有梦想,我们这些俗女就更应该追求得更多些。于是我又一次坚定了做优秀学员的信念。从勤奋开始,笨鸟先飞,就算飞得不够高,至少能飞得远些。
二期学员郑淑彬,联系信箱:zhengshubin@sohu.com


——签名售书。作者本人这里接受邮购,两书均定价36,邮购价均为40元整(含挂号费或特快专递费,以防收不到)。作者签名,同时赠送最新编辑签名版《知音》两册及作者名片。两书如同时购买,则再优惠10元,合计70元整。
汇款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知音传媒
邮政编码:430077
收款姓名: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