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的一天,我匆匆出了一个短差。当我乘车从南京前往上海,途经苏州时,还在想,我要不要停车一下呢?苏州我有一个叫施文革的港商朋友,还有楚芙慧、杭丽惠等好多作者。但扒拉手指头一算,觉得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得作罢。
在风雨中抵达上海火车站,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徐汇区的一家七天假日连锁酒店。等安顿下来后,我简单地洗漱了一下,然后打开电脑上网。不想刚打开QQ,就听见“叮叮”的一声,有人发来申请加好友的信息:“你好,我是张小华,武警八支队的。”
我们武警八支队的战友?赶紧通过。接下来,网上一聊,才知道张小华自从参加过我们部队举行的新闻培训班后,当年就退伍回重庆,迄今和我已经有17年不见了。我最后问:“那你现在在哪里呢?”对方回答:“在苏州,欢迎你过来玩!”
咦,怎么会这样?!我哑然失笑地回了一句:“你怎么不早点找我啊,一个半小时前,我还停留在苏州火车站,正考虑要不要下车呢!”听说我就在上海,他说:“那你今天早点休息,我明天来看你!”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风尘仆仆的张小华就来敲我的门了。和17年前相比,我俩变化都不大,所以再次见面亲切无比,连一点隔膜也没有。原来,张小华离开成都后,就一直在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目前是该厂的安全主管。
中午,三人聚会于上海一家川菜馆。另一个驱车赶来的,是上海焱森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李静梅。李静梅是我同事赵美萍在上海的朋友,经我介绍,赵认识了我的书商朋友焦国梁,再经赵介绍,焦又认识了李。一次焦请李吃饭,又使我和李认识了。
这一次听说我在上海,已经很多年没见的李静梅坚持要赶过来为我践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画面:

——张小华和李静梅因为我而坐在了一起,两人共同举杯为我践行。

——李静梅想“五一二”去灾区捐赠物资,恰好张小华才从灾区参与救灾回来。

作者: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附录张小华对此次相遇的记录:
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记忆。曾经的警营战友情谊如手足情,十七年了一切回想起来是历历在目。
昨天晚上我在浏览新浪博客时,发现了草根名博里有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清贫,我迫不及待的点开了该博客,一张熟悉的面孔、一行熟悉的字“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浮现在眼前。
一切都没有变,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果然是他,我的战友——《知音》杂志社知名编辑陈清贫。
通过他的QQ我们在今天上午取得了联系,听到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心里非常的激动,而且他今天就在上海出差。虽然我们都已脱下橄榄绿,离开了警营,但不变的还是军人的心。
十七年是那么的遥远,时过境迁而现我们却是离的这么近,由于他每天下午将离开上海回武汉,于是我们就约定明天上午在上海见面。
我的警营,我分别十七载的兄弟,我的心无法平静,始终不变的永远是战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