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16日上午,清贫编辑在匆匆结束了本刊十月上半月版的编辑工作后,乘坐川航8986次航班顺利抵达了成都。中午,老朋友陈江给我打电话:“想吃点啥子?还是火锅?”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火锅!当然是火锅!”
等我安顿下来,简单洗漱了一番后,就打车前往陈江约定的一个火锅店——位于成都市江汉路的德庄火锅店。不想大中午的,这里一如既往地非常难打车,我在两个路口来回窜了大半小时,也没有等到一辆空的。偶尔有下客的,也均被人抢了先。
在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拦了一辆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摩的”,坐上去飞快地赶往约定地点。等我好不容易抵达时,陈江已经点好菜、煮起火锅在二楼等我。座位上还另外坐了三个人,其中一对男女是夫妇,是陈江工作上的朋友,而另一个,就是宿淇。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差一点儿听成了女明星“舒淇”,后来又错误地记录为“苏淇”。直到后来他给我发短信并缀上了自己的名字,我才算彻底弄清楚了他名字的正确写法。呵呵,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往,我们在一顿饭后意犹未尽,宿淇说:“改天我做东,请陈老师吃饭!”
宿淇说到做到,隔一天后,他就约我和陈江去一家泰国烧烤店吃烧烤。这家烧烤店位于一家美食城的三楼,生意非常火爆。有意思的是,里面的烤锅边缘还有一圈水,有点点像北京涮羊肉的锅子但中间封闭了起来,中间既可以烤,旁边又可以煮,非常方便。


——宿淇在给我示范,如何吃这种烧烤。

——宿淇和我的老朋友陈江,他们也早就是好朋友。

具体吃法是:自己去分餐区取各种生食,然后先用生肥油涂抹烤锅,再一一将要吃的东西放上去两面烤熟,最后放进调料碗里蘸料吃,那味道相当不错。接着,我们就边喝冰啤酒,边烤肉、聊天,谈写作,谈稿件,谈理想,谈奥运,很是不亦乐乎。
目前在《分忧》杂志工作的宿淇是甘肃人,在四川生活了几年,一口四川话已是非常地道。而和宿淇的交往,再一次印证了那个“六度分离理论”。即: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中间却早已拥有很多共同的朋友。
抛开陈江不算,宿淇还认识我的很多同事,还和一个叫苏战冰的人是好朋友。而苏战冰,前两年曾和我在陕西的延安意外重逢,他还在延安的街头请我美美地吃了一顿烤肉。那时,他就说过自己在四川有几个很好的哥们。
宿淇就是此时在西安的苏战冰在四川的好哥们之一,那么,这样的相遇,岂非就有了点或迟或早、命中注定的感觉?
作者: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武汉东湖风景区的白莲花(组图) 武汉东湖双湖桥畔的莲花(横幅)
湖南岳阳:再见老友万山岩、漆小华
18年后:再见战友李元武、兰政权
纪念八一:回忆拍《南昌起义》(剧照)
一代美人小乔:香殒之后埋哪里(组图)
岳阳楼新景:3.2亿打造的“面子工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