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2008-04-27 13:56:56)
标签:

吉林省

吉林市

长春

文连元

宫曙光

刘池明

陈清贫

文化

分类: 陈清贫日记系列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清贫编辑第一次去吉林省吉林市,是在1995年的7月。那一次出差所经历的尴尬遭遇,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事后,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不会喝酒的编辑在东北的遭遇》,记叙了本人在吉林市是怎样被人强灌趴下的:

    1995年7月18日,离开长春两个小时后,我顺利地抵达了吉林市长途客运站。吉林《家庭主妇报》的编辑、记者宫曙光来接的我。当天晚上,宫曙光在一家酒店大摆了一桌接风宴。陪同的,还有《演讲与口才》的高伟杰,以及《吉林工人》的赵冬。

  众人好一阵客套和寒喧,正说着话间,服务小姐已将两瓶白酒拎上了酒桌。我心顿时一格登!一直隐隐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急忙站起身来双手乱挥:“噢,不行!不行!我不会喝酒。”

  宫曙光闻言面一寒,说:“老弟这样就好不好意思了,亏你还当过兵呢!”他不由分说地拿过了一个玻璃杯,亲自拎起酒瓶给我倒了一满杯。我直着眼一看,哇塞,我的老天,怕不有三两多!这一下喝进肚,我还不溜桌子底下去?

  就在我目瞪口呆中,凉菜已陆陆续续上齐,宫曙光和高伟杰、赵冬等人一齐站了起来,宫曙光洋洋自得地对我说:“这酒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来,我们热情欢迎来自黄鹤楼故乡的朋友,干!”

  我被迫站了起来,表情极真诚地说:“我真的不能喝!请大家放我一马,我明天还要组稿呢。”宫曙光一拍胸脯,大声说:“老弟,你抬头看看,这儿的哪一个不是写手?你今儿只管喝,明儿只管玩,你的稿子包在我们兄弟身上了。”

  我仍然非常为难,因为自部队执行任务摔伤内脏以后,本就不善饮酒的我变得更加不会喝酒了,真正真是沾酒就醉。眼见众人都一仰头喝下了半杯,我急得浑身直冒汗,心里直后悔:还是不该来东北的!如今这个没人放竹梯的酒台,我到底该怎么才能安然无恙地下去呢?

  宫曙光放下酒杯后,见我仍一动不动地呆站着,就变色问:“你真的不喝?”我的表情非常痛苦,我非常为难地回答道:“真的对不起了……”

    宫曙光又历声问:“再问一次,你真的喝不喝?”“不要逼我好吗?我真的……真的不能喝。”“那好!”宫曙光坐而复起,随着一声唿哨声,他大叫了一声:“小姐,买单!”随即,一众人呼啸而去,而把我一个人七晕八素地扔在了满桌的佳肴面前。

  我也只有哭笑不得地继续看着一盘又一盘的热菜一道道地摞了上来。最后,肚子早饿得咕咕叫的我只得一盘菜伸了一两筷子,然后灰溜溜地一个人回了宾馆。

  第二天一大早,似乎并不见怪的宫曙光依然前来陪同我,带着我去北山公园、桃源山兜了一圈,然后中午到昨天我们去过的酒店又原样摆了一桌,高伟杰、赵冬等人依然赶来作陪。

  这次宫曙光没有逼我,只轻轻地问了一句:“老弟,这回你还是不喝吗?”我抬起头来,默默地将众人扫了一遍,然后端酒仰脖,一口气将三两多白酒全部倒了进去!众人一见,顿时都大声喝起彩来。

  然后,在众人赞赏、欣慰和鼓励的眼光中,我很快就满脸通红地眼光迷离地一头栽在了酒桌上,并顺着酒桌沿滑到桌子底下去了……

  也算是因祸得福吧。自从这一番狼狈的演出结束后,宫曙光从此便当上了我的“保护神”,和我寸步不离,所有的酒局他都替我全力挡架,直至让我得以汤足饭饱地全身而退……

    ——这就是13年前,我在吉林市的一次尴尬遭遇(节选自《一个不会喝酒的编辑在东北的遭遇》)。宫曙光是在吉林市的第一个作者和朋友,我去吉林最初的几次就住在他家里,兄弟情深。

    记得两三年后宫曙光要到三峡去采访,在武汉转火车,在火车站里给清贫编辑的呼机里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此次路过武汉很匆忙,就不来《知音》拜访了,现特意在火车站发条信息问候一下,祝兄弟一切都好,云云。

    那一天正好是周末,我正在麻将桌上昏天暗地地奋战,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当机立断地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抛下一百元钱对三个同事(沈有桥、李建平、包荣兰)说:“休息一下,你们随便吃点东西吧,我去去就来!”

    说完,我立刻飞奔回自己的小家,换上早就不再穿的警服,然后买了一兜水果副食,急如星火地一路冲进了武昌火车站站台,再借用站台上的广播呼叫道:“来自东北吉林的宫曙光先生,请立即到7号车厢上车处,有人找……”

    等宫曙光一脸疑惑地从11号车厢下车,匆匆奔到7号车厢上车处时,结果看到的是满头大汗的清贫编辑,一身全副武装的警服,手上拎着一兜水果副食(里面还配了一把水果刀)……

    宫曙光是我在吉林市的第一个作者和朋友,其次是高伟杰、赵冬和刘池明。通过刘池明,我又认识了当时《江城晚报》的文连元。结果,在宫曙光渐渐淡出特稿界后,文连元成了我在吉林市最好的作者和朋友。

    那几年,我和文连元处得比兄弟还亲,他给我写了不少好稿发在《知音》上。作为回报,我则请他去了一趟法国参加笔会。尤为难得的是,文连元荣升副总编再也不写特稿后,还常常记挂着我这个武汉的小兄弟,每年过年都要邮寄一些人参、鹿茸过来……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竟过去了十年!2008年4月中,我在长春的春天宾馆里翻作者通讯录,无意中又翻到了文连元的名字,一时竟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我当即拿起手机给文连元发了一条短信:“连元老兄,你这号码还在用不?清贫。”
 
    结果一分钟后,嘀嘀一声,短信回来了:“还在用,就怕你们找不到我!文。”短信你来我往的结果是,第二天上午我就赶到了吉林,当天晚上就在阔别十年后,聚在了一起!

    以下的情形,全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表达:

    
文图: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已经是《都市新报》总编的文连元带我参观吉林丰满大坝。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丰满大坝是李鹏总理工作过的地方,号称中华第一坝。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文连元、宫曙光、我,还有刘池明。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文连元说:“带你吃点特色,咱们去郊外吃开江鱼。”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这个“神榆阁”饭店门口的这棵榆树,据说相当神奇。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饭店很简陋,但生意相当的好,门口停满了名车。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这里是看菜点菜,直观方便,山地乡村野菜相当齐全。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到西安采访:我遭遇两个未遂劫匪       一个不会喝酒的编辑在东北的遭遇

 

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一次采访       记者节回忆:我最接近死神的采访

 

两天两逛樱花园,夜色掩映看樱花       闲逛武汉樱花园,落英缤纷赏樱花

 

武汉樱花园:让人惊艳的垂丝海棠       坐飞机,为何感觉比坐火车时间慢

 

长沙出差散记二:山野深处的野花       长沙出差散记一:春天来了(图)

 

一别18年,在长沙重逢战友陈培先       再聚成都:与陈江、王小四吃火锅

 

生平第一次:在长春看冰灯夜晚篇       生平第一次:在长春看冰灯白天篇

 

春逛武汉牡丹园,花开时节动江城       惊叹!形似神似的荷花牡丹(图)

 

一别十年,再见《时代姐妹》芳子       4月19日下午,沈阳故宫附近大火

 

这也是牡丹?前所未见的荷包牡丹       重庆邂逅建文帝,再探千古不解谜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叫不出名的野菜,当时问过,但回来后忘记了。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这一家号称吉林市野菜最全,看来也差不多。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我和文连元,十年之后再相聚。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宫曙光和刘池明也都是十年不见,非常感慨!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山乡风味非常浓郁,别具一格,难怪生意很好!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十年之后:吉林市再见一众老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