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4月12日,周六,我陪老婆逛了一下武汉东湖梨园风景区附近的牡丹园。门票30,买了一张,用记者证免了一张。里面一进门就看见到处盛开的牡丹,真是雍容华贵,姹紫嫣红,视野所及,赏心悦目。
关于闲逛牡丹园的详情,我以后将专门写一个帖,这里只说说看见荷包牡丹时的情形。这是一种我前所未见的品种,造型奇特,美丽奇异,我至今都很难相信它竟然是牡丹,和我时常所见及印象中的差别太大了!
进园后不久,我很快就在一垄一垄的牡丹中看见了它。它叶丛美丽,花朵玲珑,形似荷包,色彩绚丽,貌似主景区中的配属植物。而我一向喜欢这种别致、精美的装点类花卉,所以拿出相机一路走一路拍,不亦乐乎。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园中转了大半圈,竟然看见了一整垄这种原先零零星星的花卉,而标示牌上赫然写着:“荷包牡丹!”其别名:铃儿草、铃心草、鱼儿牡丹、兔儿牡丹。科属:罂粟科,荷包牡丹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形似当归,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有长柄,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有缺刻,基部楔形,似牡丹的叶。
其总状花序,有小花数朵至10余朵,着生于枝顶下弯呈拱状生长的细长总梗上的一侧,花瓣4片,交叉排列为内外两层。外层两瓣粉红色或玫红色联合成心脏形,基部膨大为囊状似荷包,故名“荷包牡丹”。
资料上还称:荷包牡丹原产我国河北和东北地区,由于其心脏心开裂的花冠下侧好似正在吐水滴,特异的花形令人过目难忘。“Bleeding heart”——“滴血的心”,这一颇富戏剧性的英文名称即由花形而来。
关于荷包牡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在洛田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竞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我们所见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原来,这种七像八不像的美丽花卉,竟然也是牡丹!
文图: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38岁女记者樊南方的葬礼(组图)
悼念樊南方:38岁女记者昨天去世
重庆邂逅建文帝,再探千古不解谜
两天两逛樱花园,夜色掩映看樱花
闲逛武汉樱花园,落英缤纷赏樱花
武汉樱花园:让人惊艳的垂丝海棠
坐飞机,为何感觉比坐火车时间慢
长沙出差散记二:山野深处的野花
长沙出差散记一:春天来了(图) 一别18年,在长沙重逢战友陈培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