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第七期《打工》杂志,陈清贫发稿通知

(2006-06-06 23:37:10)
分类: 陈清贫日记系列
 
——下一期杂志,但愿编辑和作者一起,都硕果累累!另告:6月8日至18日,清贫将到重庆、成都一带出差组稿,这十天内星空博客基本不更新,请博友见谅。

  《打工》2006年第七期杂志组版今天结束,清贫被签发一篇,最终只见刊了一篇。遗憾的是,朋友们的稿件全部都没上去,发的这一篇是我自己和一位新同事合写的。

  我想,所有在这月投稿给我的朋友,当看到这个用稿通知时,想必都非常失望吧。

  郁闷!说真的,作为一个资深职业编辑,我很喜欢每月在大局已定,给辛苦写稿、而翘首以待好消息的作者打去祝贺的电话。那时候,作者欢呼雀跃,编辑也会感同身受地由衷感到欣慰和喜悦。然而,这种双赢的格局,这月没有出现。

  唉,大家只知道作者苦,不知道很多时候编辑也很苦。我的朋友兼同事“飘泊的萍”曾经写过一篇《跟我去私奔》的文章,道尽了一个职业编辑的辛酸苦辣。清贫特意将其附录在后,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

  这月唯一发的这一篇,是清贫自己写、自己编的。题材来自于一个初学写作的网友,当事人和他是老乡。由于对方很低调,一直拒绝采访,所以他最终很遗憾地把题材转让给我了,让清贫自己去公关,自己去采写。

  不出所料,清贫的采访要求随后也被拒绝。好在清贫认定这是一个好稿,始终不予放弃,在保持联系三个月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方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了。当时清贫正在长沙,闻讯后赶紧去订长沙至上海的火车票,无奈,一周内卧铺票全无。由于工作任务要紧,只得买了张座位票。

  清贫在《知音》飞机坐惯了,换到《打工》后,连卧铺都有些不习惯,何况是通宵达旦的座位!唉,最终车上补卧也没成功,一共十九个小时,艰难地坐到了上海。等到上海安顿下来后,清贫已浑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了。

  好在随后的采访很顺利,新来的同事肖娟陪我一起找到了对方的单位,在对方大楼下的接待室,完成了拍照和采访。(精彩的故事,等杂志上市后再贴出来)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66232239.jpg

——陈清贫和被采访对象高新华(右)合影留念。

  这个六月在上海,清贫连轴做了两个采访。另一个题材也相当不错,无奈证明材料拿不全,整体故事有硬伤,只得慢慢等对方把手续办齐全后,再来动笔了。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6623229.jpg

——陈清贫与另一个采访对象合影留念。

  最后,要告诉朋友们的是:在五月底、六月初这期间投来的稿件,凡留用和需要修改的,清贫均已经通知本人,未获通知的稿件即为不用,作者已经可以另投了。另外,2006年第八期杂志的稿件已经在遴选中,组稿内容包括《知音》和《打工知音》,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衷心祝愿合作成功!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66232555.jpg

——出差中途看超女比赛,支持武汉美女张珊珊,可惜被早早淘汰。

  样稿和详细的栏目说明请在本人主页观看。

  地址: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

  魔幻星空(陈清贫编稿QQ:14628839)敬上 2006年6月6日深夜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821.gif

  附录:《跟我私奔吧》     作者:漂泊的萍

  刚刚,坐在电脑面前的我忽然感到心情压抑,那种极度的疲倦感又来了,我呆坐在电脑椅上,目光呆滞,面前的电脑屏幕开始在眼前发花,大脑出现真空。左边的同事探头看看我,张开手指在我眼前来回晃动,我无动于衷。同事自言自语:“发呆发呆,越发越呆。”

  除了发呆,我又能做什么?

  我所从事的工作压力巨大,竞争激烈,员工的酬劳和业绩紧密挂钩,当月没完成指定任务,不但奖金分文不得,还连累工资下浮。单位还实行末位淘汰制,因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屁股下面的办公椅就成了非洲仙人掌。所以,为了生存,为了位子,也为了面子,每个同事都像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争先恐后地拼杀疆场,前赴后继。

  在单位里,我算是元老了。七八年的征战,也曾战果辉煌,也曾沉寂落寞。拼到后来,把自己拼成了一匹老马,马一辈子都只能站着,一旦躺下来,就是死。我也是这样,在那个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天24个小时,几乎每分钟都在想着工作,即使睡觉那五六个小时,做梦也是和工作有关,弄得整天神经紧张,像根绷到极限的弹簧。可是,永远逆流而上,永远做一匹奔跑着的马,永远做一根紧绷的弹簧,真的太累了,是那种侵入骨髓的累。有时候,真担心自己一躺下,就永远起不来。

  我想到了离开。可是,离开是多么的失策啊!不要说辞职带来的经济滑坡,连带着也失去了自己的阵地,这是不合算的。休假呢,也不可能,单位的员工一个萝卜一个坑,等你潇洒一圈回来,自己的那个坑说不定已经填上别的萝卜了!生活又不是可以暂停的影碟机。

  尽管万分不情愿,每天早上还是得艰难地离开床铺,打点十二万分的精神奔向单位。同时在心里一遍遍告诫自己:挺住吧,千万要挺住,现在的下岗工人太多了,我该为自己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三呼万岁,千万不可以做工作逃兵。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苦不堪言。

  一个周末,一位久违的朋友从北京来汉出差,对东湖仰慕以久的她死拉硬拽要我陪她去东湖,而我正为一份周一就要上交老总的策划书而绞尽脑汁。我说不去,工作还没做好,哪有闲情逸致去游山玩水?朋友不由分说,“啪”地关掉我的电脑,强行将我拉出家门。路上,朋友从包里掏出一本几米的漫画,翻开一页,指给我看。画面上是两只正托着腮帮、苦思冥想做作业的小猪,一只大笨鸭站在小猪的椅背上呱呱叫着:没有灵感时,怎么办?苦思没有用,激励没有用,时间没有用,智慧也没有用。横躺着没有用,倒立着也没有用。喝咖啡没有用,抽香烟也没有用。或许灵感这玩意儿根本不存在,那就干脆抛开一切,去尽情玩耍吧!

  朋友也像鸭子一样呱呱叫着:“这个世界少了谁都照样转,适当的时候,要让自己的思想开一会小差。别把自己弄得像跟弹簧,太紧张会崩溃的。”说着,又自作主张关掉了我的手机。好了,这回真的和这个世界没一点联系了。

  那一天真的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天。划了船,爬了山,拍了照片,吃了烧烤,甚至还在磨山的一个秋千架上打了个小盹。睁开眼睛,天高云淡,神清气爽。回到家里,灵感像泉水一样冒出来,一份熬了十多个小时的策划书,仅用两小时就宣告完成。朋友笑着打趣:“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原来工作是可以不急不徐地做的,原来生活是可以背叛一下的,原来思想是可以私奔一回的。就像视觉疲劳时,抬眼看看远方那样简单。

  从那之后,每当我感到神经紧张,疲惫不堪时,我就放下工作,去散步,去骑车兜风,或是去做一些平时想做但是一直没时间去做的事情,让思想尽情地开一会小差。有一回,我为自己做了一杯别具一格的花果茶;有一回,我翻箱倒柜找出几年前买的一块花布,裁裁剪剪,手工缝制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花裙子;有一回,我跑到中南商场,跟一位做手工纸花的店主学了一个小时的纸花制作;还有一回,我居然自己动手,敲敲打打改装了自己的小书架……

  每一次手工做下来,不仅有一点点的骄傲和成就感,重要的是,它使我暂时忘记了工作压力,缓解了我的郁闷和紧张。就像心情憋闷、逃生无门时推开了一扇可以看见山清水秀的后窗,它让你呼吸到新鲜空气,让你立刻心旷神怡,思想清爽得就像和风私奔了一回。而这种形式的私奔却无须经济成本,无须兴师动众,它不动声色,它只是我的形容词!

  除了偶尔外出散步,兜风,我还学会了让自己的意念私奔——冥想。这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私奔行为。当我感到心情郁闷或神经紧张时,我就让自己静心冥想,让思维的触角在脑海里尽情奔跑。有时在嘈杂纷扰的办公室里,我也会闭眼十分钟,气沉丹田,表面上平心静气,脑海里却浮想联翩: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我把自己想象成骑马放牧的牧羊女;在激浪排空的大海边,自己成了一尾畅游的鱼;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上,清脆的驮铃随风远逝……你甚至可以冥想自己中了500万彩票,可以冥想自己邂逅白马王子,可以冥想自己出国旅游……一幕又一幕,信马由缰,美不胜收。就像看一场自己放映的小电影,悄悄地欣赏,悄悄地快乐。

  尽管是场短暂的白日梦,但冥想的感觉那么新奇,那么美妙,就像让自己的意念和思想私奔了一小会,去外面透了一回风,偷了一会情,然后再收回来。私奔,原本是个十足的动词,可是,在这刻,我却发现它是个多么有趣而富有激情的形容词啊!

  你疲惫吗?你紧张吗?别焦虑,别沮丧,让我们的思想偷偷地私奔一会吧!私奔归来,你的新鲜与活力又回来了。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821.gif

《打工知音》:近期哪类稿件好上

18天教会你写特稿赚钱(十八天)

2006年第六期《打工》杂志,陈清贫发稿通知

2006年第五期《打工》杂志,陈清贫发稿通知

清贫广邀写手来:千字千元等着您

陈清贫自述:我这样走上了写博之路2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821.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