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天教会你写特稿赚钱(十二天)

(2006-03-17 00:17:56)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第十二日训练:学会反其道而逆行之

 

  “随缘披发独行,未尝镜染尘,何妨花气袭人,愿凭天指引!留情意不惹恨,任由过去事再莫寻,淡然看世事似浮云,随风去无痕。踏河山,轻带笑,我独行,如逝水,若行云……”

 

  某一晚,清贫被邀请参加了一战友聚会。席间,不管本人以什么借口推辞,清贫还是被灌了个七晕八素地偷跑了出来,然后果断地不告而别。

 

  武络路上灯火通明,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微微的醉意让清贫有些抑制不住的恍惚。抬头看去,只见明亮的路灯下,一对小情人在边走边笑地迎面走来,时不时还靠在一起偶偶私语;在这一对小情人的后面,紧紧跟着一对母子,那年轻的母亲手上拿着一支棒棒糖在小幅度地摇晃,她臂弯里抱着的不知男女的小孩,正兴奋地张着两只白胖的小手在空中挥舞,口中呀呀作语;我还看见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子,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群,背着一个粉红色的背包,一束马尾发在背后轻轻地跳跃……

 

  小情人旁若无人地从清贫右边走过去了,那年轻的母亲也视而不见地从清贫的左边走过去了,只有那接踵而至的女孩子面无表情地看了清贫一眼,似乎也只是对清贫满脸的酡红略略有些好奇而已,然后,步履丝毫不变地从清贫右边擦肩而过。由于街边的人行道因商贩占道显得并不宽敞,为避让一个突然从店铺里出来的中年人,女孩子与清贫有了轻微的碰触,清贫能清晰且清醒地感觉到对方的胳膊在自己右手肘部的擦动,能似有若无地闻到空气中隐隐传来的洗发液的香味,还有女孩子那压抑不住的青春气息。

 

  是的,我可感,可见,可听,可闻,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想味触法,我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真实,真实得就近在眼前。我伸出手去,能接受到空气中传来的丝丝夜意,能感觉到有轻微的柔风从指间缕缕穿过,甚至还能时不时看到有淡淡的、斑驳的树影在手背上跳动……是啊,眼前的一切完全触手可及,可为什么?我却经常会生出那种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

 

  此时此刻,恍惚中的我仿佛就似站在一面电影屏幕前,看电影中人在屏幕里前进、后退,出现、消失,生生死死般演尽悲欢离合。而我就像一个旁观的电影观众,电影中的种种剧情仿佛与他全不相干,却又似千丝万缕,深深牵连。我仿佛被情不自禁地带入了一场永远也无法苏醒的大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天地悠悠间,在无尽时间和无限空间的某一个交叉点上,与无法选择、无法回避的同行者,正在并还将继续一起,并肩前行一段距离。

 

  “来如流水兮去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228.gif

 

  闲话少叙,本节正式开始!

 

  前面六大节、十一小节,详细讲述了一篇特稿的各种要点和具体的布局谋篇。很多读者反复阅读后,均表示立即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但随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讯(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道听途说,等等),究竟如何选择恰当的选题,才能有的放矢,一投就中,少做一些无用功呢?

 

  据说现在一些比较成熟及成名的写手,自己早已经不找选题了,每月自然有报刊杂志的编辑主动沙里淘金地找到好选题,然后通知他们各自合作已久的作者去写。这样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但毕竟本末倒置,不会长久,更不利作者本身的成长。

 

  现在,清贫特来抛砖引玉,就一个策略式的模式详细叙之,供大家窥斑知豹,开拓一下寻找选题的思路,尽快成长并上手。

 

  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如今,大凡公开出版发行的媒体,都会有这样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太平民化,负面新闻过多,上边不喜欢;而高高在上,粉饰太平,脱离实际,老百姓自然也不喜欢。所以,怎样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是很多媒体需要慎重考虑的。

 

  而作为作者,如果能先行一步,高瞻远瞩地“反其道而行之”,自然是“给磕睡人送大枕头”,无往而不胜了。

 

  如,大约在1993年或1994年吧,全国选美运动蓬勃兴起,在久久压抑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省各市各种大小选美活动风起云涌,占据了当时的各大媒体和老百姓的眼球。而就在大有泛滥成灾之势时,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就此现象泼出了第一瓢冷水,她在一次公开的集会上发表意见:“我不赞成选美!”

 

  她当时所发表的声明大意是:一个女孩子,仅仅凭借自己先天性的良好长相,就能唾手可得地获得名誉、金钱、地位……一切一切,那么,对于许许多多在平凡工作第一线、凭自己双手劳动所得的姐妹们,岂非很不公平合理?!……云云。

 

  于是,在四川绵阳有一个叫陈和平的作者,敏锐地从这声明中感觉到了某一丝信息。他随后在全国一片“选美热潮”中,“反其道而行之”,适时将当地的一条新闻做大,那就是日后倍受好评及广泛转载、获奖无数的名篇佳作《绵阳小姐,血溅选美桂冠》(原载《知音》,编辑张艺潇)。

 

  ——选美把命都丢掉了,选美有什么好?如此,这主题对“上”,自然是敲锣有音,良好回应了;对“下”,选美怎么会丢掉性命?谁人这么不懂怜香惜玉、竟然忍心辣手摧花?……对如此抓人眼球的故事,一般老百姓也会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就这样,“两者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是一篇典型的讨巧好文。

 

  又如1995年,清贫本人在重庆出差组稿,住在重庆中山四路、当时的市政府招待所内。那几天,没有约作者谈稿件的时间里,清贫就一个人窝在房间看电视。某一夜,清贫忽然觉得几部电视剧都有有意无意同情、美化“第三者”的嫌疑。到白天再看一些报纸、杂志,觉得对所谓“第三者”的态度也很不明确,甚至有些暧昧了。于是,就有心“反其道而行之”地做一篇文章。

 

  恰好临离开重庆前,当时《新女性》杂志的一个主任编辑红尘(周喻)为我饯行。席间,有个叫“莎莎”的女人(忘了是谁带来的),神情落寞,郁郁寡欢,对着腾腾火锅激发的热烈气氛,却毫无参与感,一付局外人的模样,令作为主宾的我也觉得有几分尴尬和不自然。于是,我主动和她碰杯、闲聊,不知不觉竟成功引发了她的谈兴。酒局后,我俩换到一个咖啡店继续聊。

 

  她主动告诉我,她今年26岁,大学学的是建筑系。令她郁郁寡欢的是,大学实习时,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人”——当时重庆的一个著名副工程师。那个人到中年的副总工程师贫穷出身,拼搏有成,家有糟糠之妻未弃,因文化差别导致的夫妻生活平淡如水。于是,面对总工程师一次无意中露出来的有破洞的白衬衫,有母性情怀的美丽女大学生悄然动了恻隐之心……然后然后,如此这般。

 

  故事现在看来很老套,但在当时还算是一个热点话题,正如刻下的“超女”、“神六”。于是,清贫就有了继续深入了解的兴趣。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得她当时讲过的、对她震撼最大的两个细节:

 

  其一,“那是1994年年中,我赶去山西太原去工地看望分别已久的他。那一天我们正在他临时寝室里约会,他一边轻轻呼唤我的名字一边急欲动手解开我上衣的钮扣,他呼吸急促、脸颊通红……正在这时,楼道里响起了一阵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我迅速整理好衣服,梳好头发,顺手拿起一本书佯装阅读。

 

    但阿南仍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皱着眉咬紧牙关不停地搓手,我说你怎么了?他说莎莎必须委屈你一下,呆会再给你解释。他话未说完,就将我推进装衣服的大柜子里。我不能适应衣柜的黑暗,头晕旋得不能自持,他却在脚步声快接近寝室时,主动将门敞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提着一桶水走出寝室,并有意不将门带上,过道上的人可以将寝室一览无余。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脚步声又由近及远,渐渐消失。这时他才跑进屋,关上门,打开衣柜把我抱上床,他说刚才那些人是他们公司新调来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和一项他极欲得到的工程的客户代表,就住在附近。他还说今后约会得换地方了。那一刻,我心里一遍遍地念着‘自取其辱’这个词,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沉重的羞辱感,上次阿南的妻子当街打我耳光也没对我产生如此深刻的震撼……”

 

  其二,“1995年初的一个黄昏,我第一次来到了阿南的家。我看到有一个火盆在屋中燃烧,时时发出一阵阵轻微的劈劈啪啪的响,阿南的儿子正伏在火盆旁的一个小方桌上做作业,而阿南的妻子正在一边静静地打着毛衣。我注意到侧边的饭桌上摆着剩饭和一盘炒榨菜丝、一盘炒大白菜、还有一个吃剩下的鱼头……

 

  这是我5年间第一次走进阿南的家,阿南家的简陋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作为一个收入不菲的副总工程师,他家里竟然连一台彩电都没有!

 

  就在那一刻,我的内心被自责得鲜血淋漓!

 

  阿南啊阿南,他是一个好情人,却实在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我没想到在他那副脉脉温情的表象下,竟隐藏着那么顽固的自私心!——仅仅为了自己的感觉和私欲,竟完全丢弃了为人夫为人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跪在地上的,待我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时早已泪流满面,我在内心一遍遍对自己说:“坏女孩!坏女孩!’……”

 

  “莎莎”跟我讲故事的时候,正是她在下决心和那副总工程师分手的时刻,当时那人不在重庆,在北京开会,而她正在犹豫是不告而别,还是等他回来见最后一面再走……最后,经过与清贫的一番长谈,她在摇摆不定中终于下定了决心:长痛不如短痛,三两天内立即走人!到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重新开始!

 

  这事过了大约一月以后,“莎莎”在广东珠海给已回武汉的清贫打来了电话,告诉了她最新的动向和今后的打算,并同意我化名写她的遭遇。随后,她应我的要求,复印了她的大学毕业证和身份证,并在上面写明:“陈清贫记者采访本人情况属实,同意化名发表。某某某,年月日。”

 

  于是,第二个月,我用第一人称将其写成了一篇特稿,并将主题定为:“如果一段最为珠联璧合的情缘却出现在你生命中最不恰当的时间里,哪怕它正是你已向佛求了500年所梦寐以求想结下的那段,你也应该忍痛放弃。”

 

  ——这就是发表在1995年《知音》第八期上的《心存一念善心,我要逃离了》(作者陈清贫,编辑陈清贫),在目录页被醒目地放大了标题,还作为要目上了封面,并排在封面六条要目的第一条位置。

 

  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如上所叙,在全国某一事件的一片风潮中,反过来清醒地一马当先、一反常态地做反思文章,你一定会出奇制胜地在万千稿海中脱颖而出,迅速发表!

 

  如,在全国变性新闻屡见报端时,你写《悔恨!我的变性生涯》(原载《知音》,作者李平,编辑陈清贫);在人造美女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时,你写《美容遗巨祸,妙龄女惨死在手术台上》、《拯救青春!“黑龙江第一人造美女”整容失败后》(原载《打工》,作者王志敏,编辑陈清贫)……等等,诸如此类。

 

  逆向思维,是我们写稿必胜的法宝之一,值得大家好好琢磨、借鉴和学习。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228.gif

 

  下面,我再从《打工》杂志2005年的“超女”战略中,看媒体怎么在“时尚跟风”中操作“反其道而行之”。

 

  众所周知,2005年什么最热?毫无疑问,是“超女”!(其次才是“神六”、芙蓉姐姐、天仙MM……)在无可比拟的风卷狂潮中,作为媒体不去跟风,似乎有脱离流行、时尚之嫌,普通老百姓也会觉得你“不够亲近”,迫切想看、想了解的东西你都没有……

 

  于是,《打工》从报道“超女”冯家妹泪光中和亲哥哥的深情一拥开始,拉开了自己“超女”报道系列的序幕。

 

  首先“正”做:《火锅哥哥:我和我妹的“超级女声”梦》(作者晨风、冰盈,编辑王默然)、《“丑小丫”纪敏佳:下岗穷家也能飞出“超级女声”》(作者杨朴朴,编辑胡静)、《“PK王”致超女粉丝:我这个“杀手”不太冷——纪敏佳独家披露有关6次“PK”经历的幕后新闻》(作者胡静,编辑胡静)、《“灰姑娘”版李宇春:那时我的青春不种“玉米”——独家揭秘超级女声冠军走红前的蛰伏岁月》(作者白水河、巴山,编辑涂筠)……

 

  寥寥数篇后,开始率先“反”做(反其道而行之):《专访“超女”何洁男友:荧光棒下我孤独》(口述金光灿,整理胡珊珊,编辑朱艳君)、《超级痛心!亲爸打死痴迷“超级女声”的女儿》(作者王波,编辑沈有桥)、《李宇春最新体验:明星真的不是人做的》(作者阿靡,编辑朱艳君)、《“玉米”泪:“超女”落幕,我的生活一地鸡毛》(作者兴锋,编辑郭敏)……

 

  然后旁敲侧击:《本刊紧急牵线:请“超级女声”为绝症女孩加油》(作者宜林,编辑邹当荣)、《“超级女声”迷们:你们追星,我追钱——一位打工青年独具慧眼的谋生之路》(作者文张、文春,编辑赵振江)……

 

  再然后千牵万扯,在“PK”也成热门词汇时,余音袅袅:《我的爱情拒绝PK》(口述张先尧,整理岚宝儿,编辑邹建华)、《夺命PK赛:女富翁选夫要搞“末位性淘汰”》(作者旭日、占周,编辑李立华)、《“超级无耻”PK赛:二女争嫁老板谁赢了》(作者司霜,编辑程龙华)……

 

  等等,一系列文章下来,形成《打工》杂志一道独特而亮丽的“超女”风景!有时尚,有跟风,有旁观,有反思,一时蔚为大观。无怪尘埃落定后,《打工》杂志老总钱钧自豪地总结说:“报道‘超女’,在同类期刊中,《打工》无与伦比!”

 

  信哉斯言!!在流行元素纵深把握方面,清贫是很佩服钱老板的。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228.gif

 

  以上从杂志的角度而言,讲述了媒体怎样跟进这日新月异的时尚风潮,是稿件的买方市场;而作为卖方市场的作者(撰稿人),就需要迎合和量体裁衣了。

 

  一个流行元素出来,作者(撰稿人)首先要想到的是:可不可以做文章?第二要想到的是:怎么做,才能迎合你想投杂志的需求?如,天仙MM一夜窜红网络,如果写她,自然有很多很多可以一写的东西。但针对《打工》杂志而言,最直接、最一目了然的就有一个:《独家专访“天仙妹妹”:我只是一个打工妹》(原载《打工》,作者胡凌竹,编辑朱艳君)。如果你分析她为什么能走红网络、一夜成名?或者写她和那始作佣者的交往,或写她是怎么成长的,或写她的父母亲情,等等,这些当然可能适合很多媒体,有其一定的发表市场,但就不一定适合《打工》了。

 

  很多作者(撰稿人),喜欢先凭一己爱好,采访了,写出来再说,然后一家一家媒体去试,这样既显得非常盲目,又极大地耽误时间,往往贻误战机,痛失最佳的发表时间。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初学者应牢牢记住的八字真言。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本节行文至此,顺便说说爱情小稿,有时也需要紧跟流行元素。

 

  很多小稿作者,因为视野狭窄,坐井观天,现在还在写“网恋见光死”、“见网友受骗上当”这类早已被时尚扫到垃圾堆的稿件,能发不?当然答案是:NO!类似的故事,无论是编辑,还是读者,没读100遍,也起码有30遍了,来点新鲜感行不行?

 

  《打工》杂志名编朱艳君有个叫江奇的作者,在韩国热播电视连续剧《大长今》风行全中国的适时时刻,及时写出了篇《爱情教练名叫“大长今”》的爱情小稿。聪明!该文当然立即就发《打工》了。当然,如果你现在不写出来,到2006年再去写它,就过时了,发不了了。

 

  同一道理,《和“超女”PK,我的爱情大败而回》(作者鲁西西,编辑陈清贫),还有前面提到的《我的爱情拒绝PK》(口述张先尧,整理岚宝儿,编辑邹建华)等,在2005年都能顺利见刊,而过了这个村,便将再没这个店了。(未完待续)

 

  陈清贫(魔幻星空,工作QQ:14628839)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