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天教会你写特稿赚钱(第七天)

(2006-03-07 22:45:47)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2005年,父母双亲均险险与死神擦肩而过。那种亘古命运的绝对和残忍,从未如今近距离地逼近我们家。虽然,晚年的父母已笃信佛教,那种宿命般的天人永隔直如解脱西归,永登极乐;虽然,事实上每一个人出生后,便在等待最终命运的来临,只能选择把其置诸脑后,彷如其并不存在。但终有一天,清贫本人也难免面对,纵然终结、灭度可能是另一个生的开始?

 

  时常梦中惊醒,半夜面对虚无般的黑暗,每每生出那种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眼前的一切,似乎与我本人没有任何关系,偏偏又像已被深深牵连。这种同为参与者和旁观客的情况,便如在梦境里的经历,周遭发生的事总在不真实与真实之间。

 

  梦里歌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北南西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每每一梦惊觉,生命的感觉即扑面而来,生死之间的引人魅力正在于此。就像一个游戏,以生为始,死为终。由成孕开始,游戏开锣。那么,既然现在锣已敲响,就让我们全情投入,演尽悲欢离合,在成败之间,忘记自己只是一个过客的身分吧!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闲话少说,本节正文开始——

 

  第七日训练:一篇特稿的布局谋篇Ⅱ

 

  前一节说到,目前流行在报刊杂志的特稿,一般分为引言(题记)、大标题、导语、小标题和正文等几大部分。关于引言(题记),上一篇已经详述,正确与否有待行家指正,现在继续往下进行。

 

  第二:大标题。关于“标题”,《现代汉语词典》是如此定义的:“标明文章、作品内容的简单语句。”这里姑且不谈报纸新闻的肩题、眉题之类的东东,只谈纪实作品中的大标题和副标题。众所周知,对于一篇纪实作品,其大标题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君不见满街杂志导读上的大字标题,或耸人听闻,或震撼人心,或标新立异……总之均能直指你的双目,牢牢地抓住你的视线,从外至里地、可着劲儿勾引你与生俱来的好奇之心,不由得你不掏腰包。

 

  至于怎样给自己的心血之作取一个打眼的好标题,本系列将单独利用一节内容来详细说明之。这里只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说说一篇本将淹没在万千稿海中的爱情小稿,是怎样靠一个“打眼”的标题脱颖而出、顺利见刊,并直致身价百倍地冲上封面要目的。

 

  大约是十年前的一天吧,我们编辑部里在进行每期例行的稿件拼版。美术编辑将已经划好的版样绕着会议室的桌子排了一整圈,最后拼版的结果是,正文区还空闲两个版。老总决定,挑一篇三千来字的爱情小稿填上。于是,众编辑又紧急编送了一批爱情小稿上去了。

 

    这其中,有一篇原标题叫《爱情四季》的青春美文,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白马王子一样的男主人公,邂逅相遇了白雪公主一样的女主人公,两个童话般英俊美丽的可人儿在春天里相识,夏天里热恋,秋天里思索,冬天里被迫分手……

 

    文字清丽,格调哀婉,可惜其标题和全文结构均中规中矩,在纪实大餐中属“餐后甜点”,发也可,不发也可,置身一大堆青春美文中它并不出彩,更谈不上突出。

 

  那天中午吃完饭后,大家聚在办公室里闲聊,不知是谁无意中顺手拿起了这篇已经决定“留发”的《爱情四季》稿。看着看着,他突然笑着说了一句:“恩,文字蛮漂亮的,可惜!爱情在冬天里死亡了……”

 

  ——也就是这句话无意之中的灵机触发,最终,在那天中午,使该文起死回生的标题诞生了:《我的情人冻死在冬天》!哈,你说它文不切题吧,它又似是而非,歪打歪着,你纵然读完不太服气,一时却也无话可说。

 

  就这样,一篇本已无出头之日的爱情小稿,因为一个十分打眼的标题而身价倍增!后来,它不仅冲上了当期杂志的封面要目,还成了很多读者第一篇阅读的文章。事后就圈内人的说法:这是一个卖钱的好标题!

  关于大标题先说到这里,本系列第七节将详细、系统地讨论之,这里先略过不提。

 

  第三:导语。通俗一点说,“导语”即“大标题下面的、第一个小标题上面的那一部分内容。”(清贫语)它通常只两三百字的篇幅,但在一篇结构完整的纪实稿中,一般不可或缺。另外,它作为全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分为新闻背景式、直抒胸意式、悬念存疑式、最近时间式和经典片段式,等等。下面,清贫将分别一一叙述。

 

  1、 新闻背景式。

 

  这类导语,一般用于交代大背景下的单一故事,或某一特定环境下、某一特殊时代里,所发生的“宏观世界中的微观故事”。

 

  如《好险!邓建国要炒作我成变性美女(大标题)》一文(2005年3月上半月版《打工》 口述孟潞 撰文/东方 编辑/陈清贫),其导语就是:

 

  【本文新闻人物简介】孟潞,一个来自于西双版纳的傣族年轻女演员,因为形象艳丽,出道不过三四年,就在《重案6组》、《与虎谋皮》、《红与黑》、《隋炀帝传奇》、《齐天大圣孙悟空》、《步步高升》、《蛇年警官》和《反伪先锋》等多部电视剧中饰演了反派角色,被媒体称之为“影视新星”。

 

  2003年夏,巨星影业公司老板邓建国突然主动找到了孟潞,表示要和她签下合作合同。一个是以炒作闻名全国的“影视大鳄”,一个是事业蒸蒸日上的影视新星,媒体当时谓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然而仅仅一年以后,孟潞愤然表示要与邓建国解除合作合同,并要向对方索赔“预先违约”的损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间究竟隐藏着怎样惊人的内幕呢?请看孟潞的自述——

 

  下面接第一个小标题:“我幸运地得到了‘影视大鳄’的关注 ”,然后进入正文。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又如《风雨范应莲,少林偶像落难打工记(大标题)——海灯大弟子范应莲打工的故事(副标题)》(作者仝志 编辑陈清贫)一文,其导语部分是:

 

  范应莲,因为曾经是海灯的养子、亲传大弟子。在上世纪80年代,少林武术热遍了中国,海灯也名噪一时,成为“活佛”般的人物。当时,范应莲如影随形地跟着海灯走遍了全国各地,还到美国、日本等国家访问,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海灯圆寂后,一些媒体纷纷报道海灯的武术有假的消息,气愤的他辞职回到家乡,打官司来维护恩师的声誉。就在诉讼期间,为了生计,他又到一家汽车贸易城去当一名汽车销售员。官司胜诉后,他又因为同一原因将中央电视台告上了法庭,该官司又引起全球轰动,后经相关部门协调,他撤诉了,后该案也不了了之。但也因为此,他的江湖信誉也越来越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从此在江湖上销声匿迹,直到今年五·一长假,记者突然在四川江油一个叫藏王寨的风景区看到了他,让人难以想像的是他这几年竟然是从掏粪工干成了藏王寨的“山寨王”……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再如《“中国第一骗”胡万林女儿今何在(大标题)》(作者同拥军 编辑陈清贫 已发《打工》2004年12期)一文,其导语就是:

 

  【本文新闻背景】胡万林,万人唾弃的“神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被柯云路的一部《发现黄帝内经》推上“神坛”,一时全国家喻户晓。1999年,随着我国著名的反伪科学斗士司马南勇揭其愈来愈神秘的骗局后,媒体开始铺天盖地地追踪报道,使胡万林身上的“神光”全蜕,被老百姓臭骂为当年“中国第一骗”。不久,胡万林因非法行医造成多人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罚款1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5年。

 

  胡万林被捕入狱以后,其二女儿胡希明即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胡万林入狱前,曾转移了几百万的家产给她,她正隐姓埋名,异地藏身;有人说她后来被受害者家属追杀,死在了荒郊野外,无人问津;还有人说她穷困潦倒,为父亲的罪孽深刻自责,正在打工赎罪……等等,莫衷一是。

 

    那么,到底胡希明此时此刻身在何方?她是否真的在努力地为父亲打工赎罪?她的行为最终会不会得到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原谅?而社会又能接纳这样一个一直在痛苦和自责中苦苦挣扎的罪人之女吗?请看本刊特约记者独家采访的专题报道。

 

http://chenqingpin.tougao.com/tuku/admin/upfiles/20064810497.gif

 

  以上三个导语,均属于“新闻背景式”,加上少许“悬念存疑式”。它的作用就是使读者尽快了解全文的“前提状态”,颇有些通篇“导读”的味道。它一般适用于当事人是名人明星,或曾经历过某一著名的事件,或参与了某一家喻户晓的活动(如2005年最热门的“芙蓉教”,“超级女声”,“天仙MM”,“神六”,“神七”。2006年的郭德刚,“踩猫女子”等等),总之有一个相对比较大一点的背景。

 

  例如写“红客”故事,那么其导语部分就适合用“新闻背景式”,一开篇即交代什么是“红客”,及本文主人公在“红客”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再如写韩红歌曲《天亮了》中涉及的悲情故事续篇,那么一开篇你就得先交代发生在多年前的那一起车祸悲剧,然后再交代在“几年后”,你又采访了谁谁谁,你打算写谁谁谁的近况……等等。(待续)

 

                   陈清贫(魔幻星空) 工作QQ:146288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