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麻烦大了
麻烦大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65
  • 关注人气: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從流行視頻看賽馬步法——談步幅和步頻

(2011-04-26 23:1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界賽馬

    最近(其實老早就有了)一個日本賽馬的視頻廣爲流傳,題目一般是《黑馬XX》、《神馬XX》,好吧,這不是重點……視頻地址如下:http://video.sina.com.cn/v/b/46982460-1640601392.html 

   

    這是2000年的日本一場1200米泥地三級賽——根岸錦標,一匹名叫ブロードアピール(Broad Appeal 港譯:廣受歡迎)的母馬,通過不到500米的距離,從馬群的最後一名,追到了第一的位置,堪稱黑馬(毛色是黑騮毛)。最後600米用時34秒3,算得上驚人。不過在那個日本泥地賽水平相對較低的年代,同場對手中又沒有實力出衆的馬,作爲大熱門跑獲冠軍,並沒有什麽意外……好吧,這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匹馬有什麽特殊之処,才有如此出色的表現呢?如果多看幾遍視頻的話,會明顯感覺到,這匹馬和其它馬不是一個節奏,不是一路子……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匹馬的步幅不大,但頻率卻比其它馬快很多。前腳快速交替,蹬地有力,後肢彈速很快,卻離地不高。正是憑藉着3步頂別人2步,別人出4步我卻已邁7步的優勢,完成驚天大逆轉!

 

    這種步頻快,步幅小的步法,一般稱作Pitch步法。這並非賽馬術語,而是田徑用詞,使用這種跑法的著名運動員,首推美國的著名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他以他那獨特的“阿甘”式跑法,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連奪200、400米兩枚金牌,並打破200米世界紀錄,12年之後才被“閃電”博爾特更新。在馬拉松運動中,這種步法也多被使用,被認爲負擔少,節省體力。但在賽馬中卻屬於相當耗費體力的步法,所以在短距離和泥地比賽中多見使用。

 

    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步幅大(步頻不一定慢)的步法,一般稱作Stride步法。也有部分田徑運動員使用這種跑法,雖然相對耗費體力,但對於耐力極佳的運動員來説,也是取勝的法寶。代表人物當屬1964年慕尼黑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金牌得主,美國運動員弗兰克·肖特(Frank Shorter)。

 

    而馬與人畢竟不同,在賽馬中,馬如果步幅大,跳躍般前進,憑藉後肢強勁的蹬地力,可以減輕主力腳的負擔,節省體力,適合長距離的比賽。但同時對場地也有要求,如果遇到黏軟或大爛地,就無所適從了。這種步法的代表馬,要數日本三冠馬Deep Impact(港譯:大震撼)。有研究表明,他的步幅比一般馬長半米左右,在以破紀錄時間取勝3200米天皇賞春季大賽的比賽中,更是超越對手將近1米。而他的步頻並不慢,後肢的離地時間甚至比一般馬還要短。如此一來在與同齡對手的競爭中佔盡優勢,只有在面對年長馬和遠征時輸過2場。

 

    對於步幅和步頻的研究,應當屬於運動學内容,對於賽馬來説有得有失,不可迷信。至於賽馬爲何會出現與衆不同的步法,一位資深調教師解釋道:根據馬匹不同的身材和體質,可以後天訓練馬的步法。而對於天生特質的馬,不要刻意去糾正他的步法,訓練速度、耐力和斗心遠比步法重要!前一種情況,現時就有Victoire Pisa(港譯:比薩勝駒)為例,被認爲耐力不足以應對2400米賽事的他,依靠後天鍛煉出來的Stride步法贏下了2500米的有馬紀念。而後一種“天才”的代表,就是2010年美國電影《Secretariat》的主角Secretariat(港譯:秘書処),修長的胴體,獨特的勻速Stride步法,在貝蒙31馬身大勝不足爲奇。不妨留意觀察一下身邊的馬,有沒有不同常馬的地方。其實近來年某匹香港馬王級名駒也有獨特步法,想想看嘍~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異議或進行相關研究者,請不吝賜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