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
(2024-01-03 14:42:32)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五千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君子文化。君子不以物质财富来衡量、也不以社会地位来衡量,君子是一个身上有很多美德的人。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以前的世俗身份是王子,这个世俗的身份是尊贵的;出家以后成了一个流浪汉,乃至于去乞食,但他在灵魂和精神上却更加尊贵了。释迦牟尼佛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贫而乐,这个贫而乐也是君子身上的美德之一。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君子不谄,这个不谄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大多数贫穷的人认为自己是不快乐的,很难做到贫而乐,他们认为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金钱和财富的匮乏;但其实大多数富人也是不快乐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并不能让人们增加多少快乐。
释迦牟尼佛告诉世人:大多数世俗之人认为的通过增加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方法来增加快乐的这种想法和念头是错误的;只有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来增加快乐才是正确的路径和法门。佛家讲出世之道,儒家讲入世之道,君子并不否定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也想多赚一点钱,这并没有错,但一定要坚守正道;君子宁可守着清贫,但也绝不要不符合正道的富贵。君子也想出仕做大官,去实现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君子将坚守正道放在第一位,将功名利禄放在第二位;那些当了大官的小人和为富不仁的商人早已将坚守正道的初衷抛诸脑后,他们将功名利禄、物质钱财放在了第一位。能否坚守正道就是衡量君子的一个重要标准。君子在自己坚守的这条正道上,虽遭遇了千难万险,但依然能够孤独奋勇地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