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门”事件我们究竟相信谁?
(2009-12-02 11:57: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评论 |
| 砒霜门”事件我们究竟相信谁? |
| 嘉兴在线新闻网 |
|
■王 毅 最近,农夫山泉因“砒霜门”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农夫山泉召开新闻发布会质疑“砒霜门”事件,怀疑有人幕后操纵,并表示将向海口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索赔金额可能达10亿元。与此同时,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负责人表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个批次抽检产品总砷含量超标的检测结果符合正规检测程序,并表示对检测结果负责。 从6月的“水源门”、8月的“假捐门”到现在的“砒霜门”,农夫山泉似乎陷入一个无法预料的“局”中,至少在农夫山泉看来是这样。但导致“砒霜门”事件的检测方——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言之凿凿,他们的检测结果似乎不容置疑。 毫无疑问,有关“砒霜门”事件不能有两个结果,要么农夫山泉所说的“有人幕后操纵”是成立的,而农夫山泉的产品根本不存在质量问题;要么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测结果是正确的,而农夫山泉所称的“有人幕后操纵”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技术层面的问题,终究要靠有关权威部门来解释澄清,而在澄清之前,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公众又该相信谁呢?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对双方的声明感到费解,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农夫山泉拿出的检测结果来自于国家质检总局,而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恰恰不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管辖范围。换言之,“砒霜门”之所以成为一个事件,其根源在于管理上的政出多门。 当然,更令人费解的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居然能对同一产品检测出截然相反的结果,莫非是因为不同的检测部门有着不同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吗?所以“砒霜门”事件意味着,在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个权威部门作出的检测结果之间,必然有一个是不可靠的。 那么,是哪个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不可靠呢?两种检测结果看上去是公说婆说、义正词严,只不过,双方越是这般信誓旦旦,越让人们陷入“二律背反”的逻辑混乱之中,并会导致公众对于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慢慢失去信任,甚至陷入普遍怀疑的情绪中——如果权威部门给出的结果都是自相矛盾的,公众又依靠什么去判断和鉴别呢?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