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评论 |
| 请勿推卸医患关系紧张的责任 | |
|
2006-7-11 7:35:42 |
|
卫生部1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关于医患关系的提问时,主持人毛群安表示,如果媒体丑化医疗机构,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广大群众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损害和损失。 当前,医疗改革的成绩,与人们心目中期待的尽善尽美的服务境界,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目前在我国还有4成人口看不起病,而医疗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迫于利益的诱惑,忘记了医疗工作者应该遵守的准则与底线。当金钱的多少而不是生命的价值成为决定部分医生看不看病、能不能好好看病的因素时,医患关系的紧张自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在如是的背景之下,我们再看卫生部官员毛群安的这番话,“如果媒体丑化医疗机构,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广大群众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损害和损失”,自然别有一番意味。 不错,这些年各地的媒体的确做了不少医患关系方面的报道,其中也难免会有个别的失实报道,但无论是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还是深圳的天价医药费事件,抑或是对不少地区的医务工作人员收受红包的报道,实际上都对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监督医疗行业的风气,端正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显而易见,媒体对医疗行业的监督与报道功是远远大于过的。 所以,当毛群安先生在特定的问答背景之下将医患关系紧张的责任归咎于媒体,是有失公允的。什么叫“媒体丑化医疗机构”?在我看来,毛先生不该也不能用“丑化”一词来形容媒体的报道。因为对报道而言,要么是实事求是的报道,要么是歪曲捏造的报道,要么真要么假,二者必居其一。按照毛先生的回答,是否实事求是的报道也是对医疗行业的“丑化”? 更何况,媒体从来行使的就是报道权与监督权,媒体只负责对事实的陈述,而不能将不好说成好,更不能将好说成不好,而没有对医患关系的评判权。真正对医患关系是否紧张具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那些涉身于医患关系之中的老百姓,医患关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他们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其实,要想知道医患关系紧张不紧张,卫生部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办法——进行最广泛的民意调查,看看老百姓对医患关系的回答是什么。 □王 毅 |
前一篇:开除女博士应该遵循程序正义
后一篇:殴打交警,刑警的邪胆哪里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