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评论 |
执法者不能只讲程序不讲人道
文:王毅
5月31日凌晨4时许,33岁的左英(化名)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死亡。其家人称,左英去世4天前在北京朝阳区新源西里东街自家店铺前,与拆除违章建筑的执法人员发生争执后,倒地昏迷。事发后,其家人向现场执法车求救遭拒,导致左英突发脑溢血未得到及时救治最终身亡。(《现代快报》6月4日报道)
整个事件的过程并不复杂,一方是执法者,一方是“违章店铺”的拥有者,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若干争吵,也实属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当左英倒下之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先是左英的家属欲用执法人员手机拨打120被拒,之后是其亲属向执法人员请求,欲用执法车将危在旦夕的左英送到医院并再度遭拒。两次被拒的理由,都是这些执法者在执行公务,乍听起来,这样的理由似乎可以成为一个籍口,然而在事实上的一条人命面前,这样的籍口显得如此苍白。
当然,根据现场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是执法者确实在执法,二是他们真的认为左英的倒地与执法无关。但这一切能成为执法者有能力施救而拒救的理由吗?难道执法本身的意义竟然高于拯救一条生命的意义?
诚然,即使执法者当时立即施以援手,也未必能保证左英生命的挽回。但可以施救却拒救,却完全是两个迥然不同的精神境界。两个精神境界的高下之分,让执法者的冷漠、麻木、机械的精神境界完全曝光于天下。执法机械到了置人的性命安危于不顾的地步,这样的执法与中央一直倡导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相差又何只千里万里之遥。
法律与程序是机械的格式化的,但人的生命却是鲜活的宝贵的,我们常言必须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其本意也正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怜惜爱护生命本身,这其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道。
但可惜的是,在左家庄的执法者这里,程序就是程序,人道就是人道,二者是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永远不能相交相融,以至于一条生命的殒落,都唤不起他们丝毫的悔过与同情之心。这样的执法者,或许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必将遭受到道德的谴责。
执法者不能只讲程序不讲人道,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漠视生命的意义,这应成为判断一个执法者是否有良心、是否有以民为本的情怀、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基本标准。
新闻链接:http://www.kuaibao.net/cdsb/GB/2006/06/4/86765.html
http://jnsb.e23.cn/contentid.asp?id=2006650007
文:王毅
5月31日凌晨4时许,33岁的左英(化名)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死亡。其家人称,左英去世4天前在北京朝阳区新源西里东街自家店铺前,与拆除违章建筑的执法人员发生争执后,倒地昏迷。事发后,其家人向现场执法车求救遭拒,导致左英突发脑溢血未得到及时救治最终身亡。(《现代快报》6月4日报道)
整个事件的过程并不复杂,一方是执法者,一方是“违章店铺”的拥有者,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若干争吵,也实属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当左英倒下之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先是左英的家属欲用执法人员手机拨打120被拒,之后是其亲属向执法人员请求,欲用执法车将危在旦夕的左英送到医院并再度遭拒。两次被拒的理由,都是这些执法者在执行公务,乍听起来,这样的理由似乎可以成为一个籍口,然而在事实上的一条人命面前,这样的籍口显得如此苍白。
当然,根据现场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是执法者确实在执法,二是他们真的认为左英的倒地与执法无关。但这一切能成为执法者有能力施救而拒救的理由吗?难道执法本身的意义竟然高于拯救一条生命的意义?
诚然,即使执法者当时立即施以援手,也未必能保证左英生命的挽回。但可以施救却拒救,却完全是两个迥然不同的精神境界。两个精神境界的高下之分,让执法者的冷漠、麻木、机械的精神境界完全曝光于天下。执法机械到了置人的性命安危于不顾的地步,这样的执法与中央一直倡导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相差又何只千里万里之遥。
法律与程序是机械的格式化的,但人的生命却是鲜活的宝贵的,我们常言必须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其本意也正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怜惜爱护生命本身,这其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道。
但可惜的是,在左家庄的执法者这里,程序就是程序,人道就是人道,二者是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永远不能相交相融,以至于一条生命的殒落,都唤不起他们丝毫的悔过与同情之心。这样的执法者,或许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必将遭受到道德的谴责。
执法者不能只讲程序不讲人道,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漠视生命的意义,这应成为判断一个执法者是否有良心、是否有以民为本的情怀、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基本标准。
新闻链接:http://www.kuaibao.net/cdsb/GB/2006/06/4/86765.html
http://jnsb.e23.cn/contentid.asp?id=2006650007
前一篇:允许越级上访是对信访人权益的尊重
后一篇:从露臀炒作看博客时代的愚乐特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