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成商品房空置的警示意义

(2006-05-04 22:33:37)
分类: 新闻评论

六成商品房空置的警示意义



2006-05-04 07:44:15
  记者昨天获悉,截止到4月30日,北京市可售的期房项目共计1512个、面积2608.41万平方米,其中未售住宅109106套、面积1541.39万平方米,未售出住宅面积占可售商品房面积的59.09%;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正进行现房销售的项目855个、可售面积440.17万平方米,未签约住宅17815套、面积289.14万平方米,未签约住宅面积占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的65.69%。(5月3日《北京娱乐信报》)

  一座城市若是有六成的商品房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空置状态,那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淡画面?而这事,若是搁在被许多别有用心的报告与专家共同预言长涨的城市北京,又会让人们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相信但凡对时下房市中出现的诸多怪诞诡异现象有所感悟的人,都会因此得出一个有着明确指向的结论,房市里的虚假信息太多太混杂,根本令人无从作出正确判断。

  一方面是城市的住宅价位一路攀高,令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则是住宅的空置已经达到近6成的高位,已经让开发商们暗自恐慌。表面上看,自然应该归咎于开发商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发布渠道制造房市紧张气氛所致,但实则体现出现有的房市在产品开发上存在着的高端住宅与中低端住宅结构上的严重错位。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体现在房市逐利性的特点上,则源于高端住宅的利润率空间之大,而中低端利润率之低,二者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开发商们在高端与中低端这道二选一的题目前,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抛弃后者。如果说北京市的住宅空置率达到令人吃惊的6成的地步,那么住宅利润率的高低则起到了根本的方向意义。

  根据这一结论,显然仅仅指责房地产开发商们为逐利而不惜挺“高”弃“低”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房地产商们当然应该负起自己所要负的责任,但我更想表述的是,如果中央政府能在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开发上给予开发商们更多的利润空间,哪怕是更优一些的政策鼓励,那么是否现行的住宅结构性严重错位现象会因此得到根本的抑制呢?我以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道理很简单,我国现行的房市虽然市场化由来已久,但从根子上说,还不是一个纯粹市场化的房市,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商们所依赖的,更多的还是形形色色的中央政策的扶持,因而与其说现行的房市是市场经济,倒不如说更贴近于政策经济。换言之,政府政策对房市的走向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力。

  在如是背景之下,政府应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房地产商们加入到中低端住宅的开发热潮中,并为他们制造比较宽松的盈利环境,空置现象才会得到扭转。

  

作者:王毅/来源:南京晨报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6-05/04/content_125077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