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西游记》前十一集播出前后

(2019-12-31 22:31:54)
标签:

六小龄童

杨洁导演

中央电视台

西游记

电视剧

 

       

                                              忆《西游记》 前十一集播出前后

 

忆《西游记》前十一集播出前后

        在北京,剧组里有不少演员和工作人员家在外地,剧组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集中住宿和就餐方便的驻地了,但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

       由于受剧组经费和其他方面的限制,从开始到中期,剧组在北京的驻地换了很多地方,有时三两月就要调换住处。有些住过时间短的地方,现在都想不起地名了,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剧组人员还住过中央芭蕾舞剧团的地下室。地下室里,冬季的话还是很暖和的,只是通风条件差,空气实在太浑浊了。晚上睡了一夜,早起就感觉满屋和通道内全都是烟、酒、饭菜以及其他一些起混合在一起地说不出来的气味……不习惯你会感觉头昏脑胀!不过好像当时还是人家芭团照顾剧组才给那么多房间,平时就这地下室都住得满满的哦!(剧组美术设计师马运洪,郑越洋都在芭团供职。)选择住在这些地方的主要原因是价钱比较便宜及距离中央电视台和电视剧制作中心比较近,工作上比较方便。

       好不容易到了一九八五年的中期(时间记不太准确了)剧组终于通过关系,在中央电视台附近找到一处比较合适的住所——“青云旅社”(某部队招待所),这也是剧组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最稳定地驻地了——剧组终于算有一个“家”了。

        这次剧组的“家”还算不错,基本上其中一层楼都是由剧组使用,房间稍微宽松些了,剧组的主演—六小龄童等几位也都有了一个单独房间(其实名义上是两个人一个房间,因家在北京的另一位主演晚上在自己家住)。

       这里楼顶上有一片平台,武打设计林志谦经常带着剧组班底演员在那里练功,(所谓班底演员,是常期跟随剧组拍摄的演员,他们大都是多面手,不仅在剧组随叫随到,随时扮演从小妖到土地、神仙等角色,还同时担任剧组工作人员。比如项汉(湖南湘剧院)在剧中演了很多角色,包括有重要角色,有时还兼作武打设计;李建成(扬州文工团)几乎有角色就上,其中有头有脸的角色也有十好几个,他还担任剧组的场务,在现场经常见到他手拿一个电喇叭,大声催场;还有杨斌,叶以萌(安徽徽剧院),徐廷雷(云南京剧团)等许多戏曲演员,在剧组都是身兼多职)

        一九八六年春节,《西游记》前十一集连续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

       播出前夕,剧组在广播电视部大楼会议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邀请首都部分文艺界知名人士及各大媒体的记者参加。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阮若琳和有关领导也来参加了记者招待会。

       在记者招待会上,剧组播放了《西游记》前四集。宽绰的会议大厅内座无虚席,来宾们兴趣盎然的看完了录像片。随后,著名戏剧家吴祖光、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和有关专家学者,《人民日报》等报刊媒体的记者纷纷发言、提问。他们对《西游记》拍摄取得的初步成功给于了充分肯定并表示祝贺,同时也对电视剧中存在的瑕疵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春节刚过,《西游记》还在热播中。中央电视台群众来信组的值班人员打来电话——他们那里已经收到上千封观众来信了!让我们赶快来取。我们赶到传达室一看,可不是,寄来的信件堆得满屋都是,看样子我们两三个人都没法全部拿走。正好,屋里有两个大麻袋,我们把这些信件足足装了满满两麻袋拉了回来,其中除了给剧组和杨洁导演的信以外,很大一部分是给“师徒四人”几位主要演员的,其中给六小龄童就有一大麻袋!据他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了好几天都没有看完!有些他还认真地回了信。

    

        北京市居民林渐来信说:“我们感到剧情、演技、色彩、摄影……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守在电视机前的老少三代。我四岁的小儿子看电视目不转睛,平时淘气的样子也无踪影……”;

        辽宁东沟县长安中学的一位“代表”来信说:“看《西游记》时,许多人家正赶上吃晚饭,他们都忘了吃饭,眼巴巴的直盯着电视屏幕。第二天一早,又纷纷议论,有时为了一个镜头要争得面红耳赤……”;

        安徽省的“一位观众”来信说:“许多人都说,《西游记》是近年来播放的大型古典电视片中最好的一部……”

        一个署名“全体观众”的解放军战士来信说:“我们全体战士都对《西游记》特别喜爱……”;

        湖北省的一个中学生唐淡祝来信说:“我觉得《西游记》的音乐和武打的配器很好,音乐也富有情感……”;

        更多的电视观众和小朋友们来信关心《西游记》中的特技镜头是怎样拍摄的。他们在信中急切的询问:

        ”孙悟空是怎样在水上行走的?”

      “孙悟空是怎样腾云驾雾的?”

      “哪吒脚下蹬的是真的风火轮吗?”

      “天上的云雾是怎样仿造的?”

      “金箍棒是怎样变小的?”

      “宝袋是怎样装进许多果品的?”

      “孙悟空是真的在八卦炉内用火烧吗?”

      “……”

        天津《今晚报》记者祝相峰打来长途电话,祝贺《西游记》拍摄成功,并说他们报社也收到不少观众来信,特别是对《西游记》中的特技镜头极感兴趣……。

        很多报刊也纷纷登载有关介绍《西游记》的文章。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看过《西游记》之后说:“我们全家都特别爱看《西游记》,我的女儿在美国学习,这次春节回来,平时不大看电视的她,《西游记》却是场场不拉下……”

        在北京剧组的驻地也一反往日的平静变得异常热闹,络绎不绝的采访、看望,让导演和主要演员应接不暇。

        面对这种局面,杨洁导演却非常冷静。她很明白:《西游记》仅仅播出了前十一集,后面的任务还很重……。

        为了更直接的了解观众对《西游记》的意见,从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开始,杨导演便带领“师徒四人”及在京的剧组主创人员一行到北京四季青公社;北京大学;驻京8341部队;首都钢铁公司等单位同观众见面座谈,听取各方观众对《西游记》下半部拍摄的意见和建议。

       每到一地,《西游记》剧组都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上,工人、农民、干部、大学教授、部队干部战士踊跃发言,都以极大的热情畅谈观感,认真讨论剧中存在的缺憾,纷纷提出十分中肯的意见。

       在首钢公司,《西游记》的主创人员更是受到近乎英雄般的热烈欢迎!在坐满了一两千人的演出厅内,观众们全体起立,以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剧组人员的到来,让我们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感到异常的激动!

       回到驻地,上海电视台的两位编导正等在那里。他们台在当地最受欢迎的《大世界》栏目开播100期,正准备搞一个隆重的庆祝活动,特意来请杨导演和师徒四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闫怀礼去上海,同上海观众见面,杨导演欣然答应了。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