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佛艺大观
佛艺大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75
  • 关注人气:9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2016-10-11 23:00:22)
标签:

佛教

印度

佛像

犍陀罗

中国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犍陀罗地区,学术上一般认为其中心在布鲁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河瓦)及印度西北部一带,为犍陀罗故地。此地原是上座部,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中心。大致来说,犍陀罗属小乘有部教派,世友、法救、胁尊者等,都是犍陀罗有部的杰出论师。无著、世亲之时,犍陀罗也奉行大乘,但小乘教是主流。
犍陀罗式雕刻,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内容与来自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结合而产生的。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公元前327年(东周显王4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侵入印度西北部,实行殖民统治;公元前250年建立了巴克特里亚,中国《汉书》称为大夏,大夏的诸王均推行希腊化政策,使之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到国力强盛,疆域广阔的贵霜王国时期(公元1-3世纪),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犍陀罗式雕刻”。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犍陀罗式雕刻一般地可以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类型。浮雕多为佛传图与本生图,圆雕则以佛像为主。特点是:佛像多着通肩式大衣(少数亦有袒右肩式大衣),衣褶厚重,起伏较大,富于质感;人物表情沉静;面部结构带有明显的欧洲雅利安人特征,鼻直而高,额部丰满,头发自然波卷,庄严稳健。犍陀罗造像以石雕为主,也有铜铸和黏土造像。
 

对中原和西藏佛教艺术的影响
 
东晋的法显、宋云等人都曾到过此地,公元4世纪到6世纪间,犍陀罗佛教与中国佛教间的来往交流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后来影响了中国南北朝的佛像石窟艺术。
古印度犍陀罗式的佛像瞻礼
受犍陀罗艺术影响的云冈石窟造像

出生在犍陀罗境内的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中叶来到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区,弘传密宗教法,成为西藏的密宗祖师。藏族人一直将该地区看成是佛教的圣地。犍陀罗艺术也就随之在西藏传播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