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普贤佛教菩萨大象画 |
重要文化財
绢本 着色 挂轴 一幅一铺
纵91.3(上12.4补绢) 横41.9
镰仓时代 13世纪
原由青莲院(京都)收蔵
奈良国立博物馆
普贤菩萨有增益、延命的性德,当他住入增益延命三昧的境界之时,就成为普贤延命菩萨。这是密教徒修普贤延命法时所供奉的本尊。
依照密教经典的记载,众生若能对此一菩萨如法修持与祈求,则‘终不堕三恶道,定增寿命。终无夭死短命之怖,亦无恶梦魇魅咒诅恶形罗刹鬼神之怖。亦不为水火兵毒之所伤害。’而且能‘具大福智,胜愿圆满。官位高迁,富饶财宝皆悉称意。若求男女,并及聪明。’这些宗教功能,都是依据普贤延命菩萨的本誓而产生的。
普贤延命菩萨又有‘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菩萨’与‘金刚萨埵’等二种异名。前者谓此一菩萨具有赋予众生以大利益大安乐的平等本誓。后者谓其具有‘不朽不坏之智,能摧诸烦恼,犹如金刚’。其所以具有这些性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显现之外,也由于十方诸佛加持所致。据密教典籍所载,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恒河沙诸佛,以光明照触普贤菩萨,因此他才能得到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贤延命菩萨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两种。依经典所记,其二臂像‘如满月童子,头戴五佛顶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召集金刚铃。坐千叶宝莲华,华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刚轮,轮下有五千群象。’二十臂像则通身金黄色,着五智宝冠,左右各十只手各持不同法器,坐千叶莲华上。华下有四白象。与二臂像座下之有五千群象者不同。
本图中有增补色,五佛宝冠的上方有后补的丝绸,但慈祥的圆脸和衣纹上的细金箔、油烟熏黑的痕迹中隐约可见的鲜艳原色,都体现了平安佛画的特色。而佛光的内区未用细金箔,仅以银泥上色,白象上无任何常见的花、铃等饰物,保守的装饰风格与松尾寺本形成天壤之别,据推测此图绘制于平安时代之后,即镰仓时代初期。
按普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大智度论》卷九记载,大月氏西佛肉髻住处国的一佛图中,有癞风病人至遍吉菩萨像边,一心念愿,时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即愈。撰于唐·大历十一年(776)的〈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记载,敦煌石窟中安置普贤、文殊等变相各一幅。依此可知,在唐代,中国敦煌地方已有造此菩萨像之风气。
欢迎关注东林佛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