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2015-02-11 20:29:41)
标签:

雕塑

佛像

曲阳

石雕

造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1953年在河北省曲阳县城西南修德寺塔基下发现,1954年又在宋代寺址下发掘出一批石造像,总数计2200余躯,内含纪年铭造像 247躯。自北魏神龟三年(520)迄唐天宝九年(750),其间230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5代,而以东魏、北齐和隋代造像居多。多为小型单体像,一般残高约20~30厘米。还伴出有半成品和少量石料。修德寺石造像的发现和出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佛教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石雕品现主要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曲阳修德寺塔

 

修德寺纪年造像中,以隋大业年间造的最多,共48躯,其次是北齐天保年间的,共33躯。修德寺石造像的题材,经历了对释迦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渡到重视阿弥陀佛和菩萨信仰的过程。无量寿佛和阿弥陀佛造像出现于北齐,至隋代超过了弥勒菩萨的数量。菩萨像在纪年造像中的比例,分别为北魏的35%、东魏的75%、北齐的82%和隋的93%。这种日益增长的趋向反映了下层群众的信仰要求和佛教的世俗化。造型上,也有由瘦削修长到方颐矮胖再到丰满挺秀的变化过程。佛衣由最初的褒衣博带,发展为轻薄透体、衣纹简疏的样式。造像的面容,北魏的慈祥严肃被唐代的平易亲近所取代。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最早一件是青砂石高脚菩萨三尊像,相当云冈期,最晚一件,为盛唐末期。前后延续约350余年有纪年造像为247件,自神龟三年(520)至天宝九年(750)。纪年造像中北魏晚期17件,东魏40件,北齐101件,隋代81件,唐代8件。造像形式分为释迦、双坐释迦、无量寿佛、弥陀佛、双弥陀佛、多宝佛、立佛、双立佛、坐佛、双坐佛、弥勒、观音菩萨、双观音菩萨、思惟菩萨、双思惟菩萨、菩萨、双菩萨、三尊式以及僧等共19种。长达230年间的纪年造像,充分地显示了此期间造像序列及其变化以及地区性佛教信仰上的特点。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东魏纪年造像具有明确的时代特点和风格,在中国佛教雕刻史上应有其独立地位。以武定元年( 543)杨洛造观世音像、武定二年苏丰洛造菩萨像、武定五年赵宗贵造菩萨像、武定七年马行兴造观世音像等为代表的武定型造像,薄纱透体,圆肩鼓腹,身材矮胖,和蔼可亲,与北魏晚期秀骨清像完全不同。北齐纪年造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典型形式完成于天统至武平的10年间,如天统二年(566)静藏造释迦像、武平四年(573)赵田姜造坐佛、河清三年(564)法郏造菩萨三尊式像天统二年高节庆造双思惟像、武平六年高修陀造菩萨像等,都身材丰满,衣纹简练,刀法爽朗,体积突出,与东魏造像比较,有了质的变化隋代纪年造像则更进一步发展,如开皇五年(585)张波造弥勒像,开皇十一年张茂仁造弥陀像、张难陀造双观音像,开皇十二年吴仲昂造菩萨像,开皇十七年邸善造观音像,大业二年(606)霍造双菩萨像等,都具有比例匀称、挺胸细腰、衣饰轻薄、刀法刚劲的风格。邸广新造玉思惟像、高节庆造白玉像、张茂仁造白玉弥陀像等铭文称当地信徒称黄山白石为玉或白玉,说明人们珍爱玉器和玉有五德的儒家观念浸透到佛教造像用材之中。黄山白石在石造像中较青砂石、砾石、石灰石要贵重,这种现象首见于曲阳石造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修德寺石造像尚有数百件有彩绘痕迹,计有朱红赭、金黄、黄、孔雀蓝、佛青、深绿、粉绿、墨、金等10色。有的用于开光或细部描绘,也有的仿妆銮的多彩效果。
纪年造像均有或长或短的发愿文,记录了发愿者的身份、社会地位、职业、发愿目的和佛教信仰以及佛教徒组织、地区沿革等,同时也反映了民间使用简化字、别字、假借等情况以及书法艺术的变化。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4世纪中叶,随着佛图澄在后赵的传教活动,今河北石家庄地区佛教已很盛行,成为当时北方佛教要地之一。悠久的文化传统,加之当地盛产汉白玉石料。这就给以定州为中心的佛教造像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定县北齐永孝寺旧址和唐县、望都等地,相继出土几批汉白玉石造像,有明确纪年的大都在东魏以后,说明此后定州佛教造像臻入盛期,至隋唐而不衰。这就为研究这一时期北方造像的分期、类型和地区特点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资料。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极为精美的修德寺出土白石佛像
欢迎关注东林佛艺微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