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佛艺大观
佛艺大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75
  • 关注人气:9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与阿弥陀佛像

(2013-10-26 11:22:44)
标签:

佛像

阿弥陀佛

造像

绘画

苏轼

苏东坡与阿弥陀佛像
佛艺临摹南宋阿弥陀佛接引像,或可窥见东坡所造弥陀像之风貌

 

苏东坡前世为五祖戒,故今世有比较深厚的佛教信仰,其不仅与禅门大德往来甚密,于净土法门亦一往情深。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时,尝舍亡母程氏遗留的簪珥于净慈寺,作《阿弥陀佛颂》,命工画阿弥陀佛像。

其文曰:钱塘圆照律师,普劝道俗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遗留簪珥,命工胡锡采画佛像,以荐父母冥福。谨再拜稽首而献颂曰: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
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
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
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
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橐。
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
愿我先父母,及一切众生。
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
人人无量寿,无去亦无来。

绍圣元年甲戌(1094)闰四月三日,苏轼罢定州任,责知英州,以道潜所送弥陀像随行。《与参寥子》第十一简云:“弥陀像甚圆满,非妙总留意,安能及此!存没感荷也。公欲留施如水,不便留下。今既赍至此,长大难得人肯附去,辄已带行,欲作一赞题记,舍庐山一大刹耳。”《善诱文·子瞻以己论鸡》谓苏轼狱中作诗二首,有“魂飞汤火命如鸡”之句,神宗闻而怜之,事从宽释。既而南行,子瞻犹有慊意,乃以阿弥陀佛一轴随行。人问其故,答曰:“此余投西方见佛公据也。”涵芬楼《说郛》卷四十九引《唾玉集·西方出处》亦叙此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