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久古于大宝阿根廷泰达宋体恒大体育 |
泰达模式比恒大模式更恒久?
——新闻评论
久古
寒夜难眠,起而读报,猛得足X报记者贾岩峰巨著曰《中超3大国企国安投入最猛,泰达投资模式值得思考》。既然记者同志叫人家思考,俺便认真的思考了起来,顾睡觉不得了。
这巨著前半截俺不作思考了,只思考了后半部分,即“泰达投资模式”。据贾记者报道,泰达是一个“另类”,其目标由理念而定。称人家泰达本是很有钱,投入资本规模却不是很大,甚至有点小。而在两年里,联赛获亚军,足协杯夺冠,打破天津职业足球历史最好纪录。最成功之处,在于低成本引进的球员,其身价市场值已增数倍乃至数十倍。光于大宝、陈涛二人,即可为俱乐部增值3000万元之巨。
2010年,刚完成俱乐部人员大调整的天津泰达面临从头再来的局面。谁都没看好它,而俱乐部在引援上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以至地球人都断言它是当年的降级大热门,甚至怀疑泰达将淡出足球圈。而人所未知的是,在得知中国足球的转会制度将与国际接轨之后,泰达董事长经慎重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在现行诸多市场经济制度未完善前提下,盲目注重资进入职业俱乐部市场是不理智行为。要长久生存,必须扩大自主化经营,积极寻找利润突破点,不以单纯某个特定的联赛冠军为惟一目标,把俱乐部打造成一个管理科学、有效并具持久生命力的良性资产。让俱乐部具有自己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管面临怎样的市场冲击都能够进退自如”。
实事求是的说,拿泰达这种投资理念与恒大作个比较,很容易得出一褒一贬的结论。甚至可以这么说,恒大花大价钱购进整支以国脚为班底、再以天价外援组成的球队,不是“持久理念”。用大白话来说,恒大是在花巨资临时拼凑一支球队,一旦巨额投资条件失去,一切便成了空话。
这里可以得出一个问题:恒大模式与泰达模式相比,到底谁更科学、更合理?更能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从战术而言,恒大模式肯定立竿见影。而如果要考虑战略因素,恒大大旗能坚持多久当然是问题;延生的问题是,如果恒大没有建立健全自己的“造血功能”,中国足球需不需这乱“搅屎棍”式的足球运作“模式”?
泰达当然也并非总是“低成本运作”。阿里汉被“气”走之后,据报道,俱乐部最近在运作两件转会大事。一是如果能以2000-3000万卖出于大宝,则很有可能硬生生的从鲁能“回购蒿俊闵”;二是以3倍于对手的年薪,硬想按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星队中场巨星、阿根廷悍将布兰丹。而后者因“羡钱”而不惜与旧主交恶,甚至被骂为“金钱的奴隶”。
甭管如此,用钢筋和水泥构筑的“恒大模式”,与“养鸡生蛋”的“泰达模式”已成中国足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究竟哪一种模式更恒久、更适合中国足球,也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值得思考。(中国久古/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