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申花坠落精神缺失推手内耗体育 |
答姬宇阳:申花坠落与精神缺失
——新闻评论
从徐根宝到郁知非到楼世芳到朱俊……从范志毅、申思、吴承英、祈宏、江津到谢晖到毛剑卿到戴琳、王大雷……从中超冠军到中超第九……从假赌博黑到集体离婚到与媒体球迷口水大战的花边新闻……问上海,英雄在哪里?正面形象在哪里?近日读报,得沪上名记姬宇阳大作《上海到底需不需要足球?》抚金追惜,感慨万千!随作此贴以记之。
《寒门再难出贵子》,是近日炒之甚热的一个贴子,作是乃一农村教师。“做了15年的老师俺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从“成绩是用钱堆积出来的”等7个方面批评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现象,很尖锐,入木三分不止,估计入骨了。
事实上,较早前一个月,一次坐公车俺就亲耳听到一位村妇教子:你(指其子)要去这个学校,听说是市里一个大型企业职工子弟学校,素质比家里高多了。这是为你今后着想,多跟城里的孩子接触,将来就有前途。大家都知道,所谓职工子弟学校,早就改为统一由政府接管,已不再存在。但农妇的意思能让人明白:城里的学校、学生素质要比乡下强的多。在城里读书才有可能有出息。
这寒门、贵子、城里乡下什么的,似乎与足球特别是中国足球又特别与上海足球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往深里究,其中却有必然的联系。
曾经,一座城市光荣与否,与足球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甚至足球成了城市的名片,多少已成名的或即将成名的企业、企业家,大多通过或企图通过足球这个介质走上辉煌。俺曾经思考过,如果说,足球与贫困关系不是太大的话,除了亚洲,别的洲的一些体育运动比如举重、摔跤、体操等的普及应该不是太广泛的。当然了,通过足球或者篮球运动,很多原来贫困的孩子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如果肤浅一点理解,能不能这么表述,一些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职业比赛赢得金钱和荣誉,比如足球或者篮球;而某些项目,至多可以挣来其中一个方面,比如前者。在某些国家,当然二者皆得。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踢足球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发展足球?在100多年前的欧洲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美洲、非洲,当然也包括俺们亚洲基本上都没有解决。比如,有人踢球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有人踢球是为了快乐。就像工作,它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或者工具。但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个手段或者工具就升华、质变为一项纯粹的运动,一项娱乐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就像性-爱,开始是原始的、本能的、野性的一个游戏,后来人类社会发展、进化了,这个游戏就变成一种人类繁延后代的工具,再发展、进化,就成了一种娱乐一样。
中国足球,具体到上海足球,又特指上海申花,现在在哪个阶段呢?应该说,进化了,到了第三阶段了。从郁知非改行玩F1赛车开始,申花就变味了。现在回过头看一看,曾经的城市英雄范志毅申思谢晖们,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他们所做这些事,是不是令上海球迷伤透了心呢?曾经的申花将士,除了刘军,还能找出几个略带“星”味的英雄?可惜,刘军一直过着边缘人的生活,至少没有在上海足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多负面的新闻,毁了上海足球。蓝魔远去了,真球迷不再现场看球了,说白了,上海足球乃至上海球迷中,缺乏新的真正的精神领-袖。诺大一个上海足坛,再也找不出可寄托的精神之所。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偶像、没有寄托,最可怕的是发现自己所寄托、所崇拜的偶像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套用一句很俗的话,申花已经是没有偶像的申花。而没有偶像的申花,是不被人关注的,而不是说,上海不需要足球,是申花自己没做好,不让上海球迷“要”。
自从卖掉老球员,申花便变质了——不止是变味。很难想象,让戴林这种性格的球员当队长的申花,会有多大出息!还能容忍王大雷们与球迷、媒体大斗口水仗,还怕人丢的不够光明正大。最近有报道,戴林们之所以有恃无恐、申花之所以内耗不断,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强悍的“推手”。谁都知道这只“推手”是谁,只是,谁都还没有完全明白,他究竟想要干什么、他想把上海申花带往何处!
至于姬宇阳的第二个问题,上海需要怎样的足球。本贴前面应该已经有所涉及,甚至题目就是问题的答案,在此便不再画蛇添足了。(中国久古/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