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申花老板久古中超 |
上海足球会毁在谁手里?
——新闻评论
久古
这题目有点大,也多少有点捕风捉影、故弄玄虚的味道。但如果不采取壮士断腕的手段,任其发展下去,没准还真让俺说中了。表面上看,亚冠两轮战罢,一平一负,与小组对手鹿岛、悉尼同积1分,距离并没有拉开,只是4球惨负水原,净胜球有劣势而已。实际上,申花之病,在骨子里。
很多年以前,上海足球以范志毅为首一圈将军们,很是风生水起,加上徐根宝的抢逼围,给死气沉沉的中国足坛带来了青春和活力。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徐根宝近乎“创新”的打法,挽救了中国足球,或者说,徐根宝拉短了中国足球与亚洲诸强之间的距离。也因之,连沪争霸、鲁沪争霸得以上演,并一度让人津津乐道。多年来的外教路线,以及政府支持,使得上海足球以一种少女特有的羞涩矜持,始终站在联赛的制高点而俯视苍生。
但近几年,给人的感觉,上海足球不再成为“城市名片”,时尚达人也不在关注它,甚至视之如草芥,随手荒野,任其自生自灭。得意时,也能换来数万球迷的山呼海-啸,锣鼓喧天,彩旗也曾飘飘;也有可能老板兴致一起,拎着万千金银一路犏赏。反之,球员,间或还有老板或者教练,与媒体交恶。总之一句话,诺大一个上海,足球已是几无立锥之地。
老布的成功,不过是一个癌症病人得到化疗,延缓恶化而已。老布的离去,上海足球便是奄奄一息,仅剩游丝了。不明白,申花的球员这么乐此不疲的要与媒体干仗?不明白,球员与媒体干仗,为什么自始至终就没有一个人出来哪怕是说一声“别吵啦”、“练球去吧”!这里暂且抛开“粗野”一说错对与否,俺只就事论事,开始是一个、两个,尔后是三个四个、乃至一群,差不多一个团体的与媒体“一较高下”,整个申花管理体团队中,难道就没有一人觉得其中会有不妥?抑或,干脆就觉得应该如此、非如此不可?
王后军老师的点评其实很到位。申花——其实包括国家队、国奥或者老布时期的申花,“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高一点要求而言,奚帅接手布帅,申花就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而不是提低,甚至大倒退。秦人无暇自哀,后人帮哀之;后人只哀而不鉴之,则后后人复哀后人也。事实上,自打集中批发处理李玮峰等老球员后,上海申花已给人一种日落西山,给人一种王小二过年的感觉了。朱俊再折腾,王大雷们再多发几条微博,也无法掩盖申花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苍凉与悲哀。
奚帅的水平的确太有限,并且不仅仅是业务素养上。K联赛光州领队莫明其妙的送他一盒水原训练录象带,据说还有“详细的战术图纸”,“外加光州主帅与水原作战心得”,竟如获至宝,“太好了,这下俺们有秘密武器了,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战术了!”就差没笑出声来。他老人家就不想一想,人家光州领队凭啥出卖同胞?为啥就没想到自己身边也会有卧底?为什么就没想到“无间道”?
主帅幼稚,老板似乎也高明不到哪里去。现场看着球队被对手狂屠4球的朱俊,赛后及时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申花上自老板,下至球员兵卒,皆好这一口,似乎还可以作为“战斗”的一种手段。“申花的小伙子就像福岛的核电站里的能量棒”——不知道这个比喻此时合不合“时宜”?“正常的时候能量很大,但一旦遭遇偏差,便一下子变得难以控制。”“福田核电站需要水,俺们也需要水啊,让他们好好降降温,不管什么水,口水也行,只要让他们清醒清醒。”
看来,朱老板也看到了一点问题的实质。只是,他或许不知道,正是自己的言传身教,申花的“微博”不再“微”,而是日见其盛,日见其巨矣。让球员“清醒”,惟独没想到自己也要“清醒”?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球员为什么火气如此之盛、原因何在?一家俱乐部,再怎么大的老板,总不该什么事一个人说了算、一切凭个人好恶行事。像球员与媒体“口水战”一事,与鲁能的做法显见有天壤之别。一个俱乐部管理规范不规范,窥一斑就见全豹了。
足球要走向市场化,中超俱乐部不应该是一个企业、一个人管理,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老板玩足球,全凭一时兴起,高兴就发钱,“兄弟们,晚上到帐房领赏!”发起性来,撒手不干,最终受害的,往小里说,将是上海足球;往大里说,是中国足球。(中国久古/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