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花要打出民族尊严?

(2009-03-16 07:03:36)
标签:

谢亚龙上课

体育

申花要打出民族尊严?

 

久古

申花的亚冠备战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两天前又迎来的新的外援——斯洛文尼亚强人罗迪奇。不过,最令人感兴趣的却是俱乐部董事长周军同学的一个动员说辞:

 

第一,两支中国球队在第一轮都兵败日本,我希望申花不是第三支兵败日本的中国球队!第二,大家都清楚中日之间的历史,我希望此战能够打出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第三,如果有人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为重做些对不起俱乐部的事情,那么你对不起的将不仅仅是俱乐部和你自己,还有你们的祖辈!

 

掷地有声!掷地有声啊!震天巨响,响彻云霄啊!不过,声响过后,俺摸摸光秃秃的头壳,却严重的觉得有几句话想说说。

 

A曰:不道德。天津、鲁能都输给了各自的对手,可足球比赛,输球很丢脸啊?再说了,天津01,全国人民都说“虽败犹荣”了,你还拿人家捣鼓,算哪门子事儿啊?即便山东鲁能,虽然整了个03,可人家之前败战连连,又伤兵满营,阵容残缺,相比之前望加锡什么的,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何以在别人伤口上撒盐呢?你可以说你不能输球,可别扯人家垫你的底啊,这不道德啊!

 

B曰:足球与历史有关?谁都明白“中日之间的历史”是咋回事。可这又不是两国交兵,不是战前誓师大会,不是敢死队喝壮行酒,用得着把这玩意儿扛出来说事儿吗?一场足球比赛,咋就跟民族尊严、民族气节划上了等号?赢球了,你就赢得了民族尊严、民族气节?如果拼命了,动真格了,尽力了,可还是输了呢,难道就是没有民族尊严、没有民族气节了?什么逻辑啊?你发展经济、壮大自己,赶英超美,那才叫真本事,你踢个足球,民族尊严、民族气节关你个屁啊抬自己这么高!赢输是你申花的事,与民族尊严、民族气节有个鸟关系啊?

 

C曰:污辱人格。中超比赛,打打假球,吹吹黑哨,这或许与“盘口”有关,与个人利益有关。可这是亚冠比赛,会有人“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为重”么?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事儿,咋就扯到一起了呢?诈伤不愿上场?出工不出力?到某国大使馆“领卢布”?这假球黑哨都玩到亚冠赛场、都国际化了?会有可能吗?这不瞎扯蛋吗?说白了,这叫打着民族尊严、民族气节的旗号,故弄玄虚纯一拿鸡毛当令箭,简直就是污辱球员的人格尊严!俺真不知道,申花那些有头脑、有思想的球员,听了这些虚张声势、子虚乌有的话该作何感想!

 

中日足球之间有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这是事实,俺们不得不正确面对。否认这个事实,不是辩证唯物主义。鲁能也好,国安也罢,申花也一样,无论赢输,都正常,输球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大事,甚至你赢了人家才不正常。俺们必须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技竞比赛。如果总把足球无限拔高、人为的与正治挂上勾搭上边,输球的历史还将延续,中日之前的差距还将进一步加大。事实上,没有人会傻到认为你申花输日本一场球,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民族尊严、对不起民族气节,就是傻瓜王八蛋,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屁股贴金!

 

这跟两天前白岩松那个“中国第一鲁黑”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美。其实,马德同学也曾因一作文而戴上这个假面具。老白和老马谁是“中国第一鲁黑”现在还打的难分难解。不说冷嘲热讽几句鲁能么,用得着风吹草动、全民皆兵、整个山东男女老幼齐上阵,非要骂个狗血喷头不可?你鲁能0外援0内援,拉美热身又连战连败,输的裤衩儿都没了,可俱乐部也没见有啥动静,还不允许人家说几句?再说了,你鲁能又不是你山东的鲁能,装在罐子里,还贴着标签说不能骂,你光天化日之下到处招摇过市的输球,人家骂几句就成“鲁黑”了?非得人家出来来举着双手高声求饶,并且声明自己“不是鲁黑”?这不怪胎了?

 

中国足球之所以频生怪胎,动辄要蹭民族尊严呀、民族气节呀、精神呀的饭,恰似某种人,身上的某个器官不灵当了,别的器官就特别灵当。天津输一球,是“虽败犹荣”、鲁能比望加锡时少输3个球,是进步,是“输了球赢得了尊严”。你申花打日本,还没打就高喊民族尊严、民族气节,是在天津、鲁能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

 

俺以为,中国足球啥时候不崎形,啥时候回归真正的足球本义之后,方有可能真正的迈出职业化一步,方有可能真正有实力与人家日本叫板。否则,你叫喊的越大声,输的可能就越惨,也越可能显出你本质的虚弱。(中国久古/ 09/3/16

 

 

更多内容,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u/14733766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