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超吴金贵厉害鸭体育 |
吴金贵是“另类”,如何才能做到“最合适”?
——申花逆转泰达的启示
久古
中国足球历来有一个特点: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适的。比如买外援,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换言之,如何寻找一条“最合适”的路子,是中国足球发展的瓶颈。比如对吴金贵指导,俺总以为他是中国足球一个“另类”。
何出此言先?吴指导在申花几度沉浮,几度惊心动魄,似乎总能在一念之间或生或死。关注他,已经好多年了。先前与徐指导争夺申花帅位的时候,俺就看之不顺眼,盖因俺总以为他不过空有一纸文凭,纸上谈兵的多,实际作用不大。在国家队任助理教练时间里,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实质性的帮助。后来与申花楼总的“鹰鸡之争”更加深了这种看法。以为他自负,大嘴。
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误区,或者是一种偏见,又或者吴指导的为人为事,已经有了改变。中超五世两轮战罢,上海申花成了唯一的两战全胜者,并且吴指导指挥上屡有佳作,5日一战尤为突出,堪称经典。
天津泰达已渐入佳境,蒿俊闵的出色表现更让杜伊如坐针毡,而此战小蒿再度发威,为客队首开记录。相信如果天津取胜,一边倒对杜福的口诛笔伐在所难免。这个时候,郜林挺身而出,挽救了申花,两颗金子般的入球挽救了申花,挽救了金指导,更挽救了杜伊福拉多!上海媒体一句话的点评意味盎然:吴金贵执教风格趋向成熟,上海申花低调;回归传统足球。
比赛过程不必赘述,但里引出一个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中国足球到底走传统路线还是向世界足球发展潮流看齐?以吴金贵为代表的中青代本土教练,是否具备了向外藉洋帅挑战的水平和能力?什么样的洋务运动才是中国足球最合适的?
敢于弃用不在状态的李玮峰,重用那些完整参与预备期训练的球员,临场换人立竿见影,等等,无一不显示出吴指导的用人标准已经从过去的唯名气论,转化到唯状态、唯效果论。而正是这种低调、平民化风格,表明吴金贵指导从注重外表形象,已经转变为培养球队的足球素养,首手从内部的素质提升做努力。是耶?非耶?
曾几何时,中国足球好高骛远,追求与世界足球水平的发展潮流,谋求“同步”。今日学巴西,明日学德国,韩国日本一股脑儿都想学,都想赶超。外藉教练的聘请注意名气,注重效应,女足选帅成了国际笑话。到头来,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啃了骨头丢了肉,一事无成。不但与韩日越走越远,西亚群狼并起围攻,连东南亚亦不敢言胜,已是滑向深渊。
不敢说申花的路子一定就正确,更不敢妄言申花今年就夺冠,因为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复杂。即便吴金贵指导,三轮不胜之后轰然下课亦未可知。但通过两战全胜,通过数次逆转,通过用人标准的全新诠注,俺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才是中国足球“最合适”的?如何才能做到“最合适”?中国足球要传统还是要向前看?合适的,是不是就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最佳选择?中国足球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久古/08/4/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