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灭朱广沪

(2007-07-19 07:59:37)
标签:

倒朱先锋

 

天灭朱广沪

——谈中乌之战

 

久古

这个贴子,俺准备的很痛苦。昨晚中乌之战结束之后俺就没有安稳过,一夜辗转反侧,想的全是中国足球,全是朱广沪。一大早上得网来,码下这坨儿文字,首先声明:俺没有参与任何评论,没有看任何人的贴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1,当乌队16号把球舒舒服服弄进朱家军大门的时候,俺实在压抑不住狂喜,高声叫好起来;几分钟之后,0:2的比分告诉俺,赛前的预测灵验了;第三个进球,俺已经没有了亲眼目赌朱家军惨败的快感,像朱广沪考虑下课的方式一样,俺已经在考虑明天的贴子如何整了。朱广沪用郑智、李玮峰的停赛,用韩鹏和朱挺的受伤,换取了亚洲杯的失败,换取小组都没办法出线,用耻辱,导演了一出中国足球荒诞闹剧。

 

昨天俺预言,天灾+人祸,国足战必败。那毕竟是预测,当不得全真,比赛下来,俺更坚定了如此一个看法:朱广沪不下课,天理难容。

 

A曰战术打法之误。从整个世界足坛来看,除了巴西,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俱乐部、哪去球队的打法是一成不变,只用4231的!并且这个4231此前从未使用过,从未有人知道,包括记者,网络足球评论家,论坛班竹同子,而仅仅赛前一两天才确定!4231不是普遍真理,只适合打大马这种烂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首战大马之后,俺就直言,毛剑卿与王栋两个边前卫在前面撒蹄玩的欢,代价却是孙祥与孙继海这两枚中国足球最犀利的助攻边后卫哑火。因为他们的前面,是一望边际的无人区,即便偶有助攻,得以发疯的速度狂奔回位,便是钢人,也经不起几回折腾。

 

结果是什么?次战伊朗,只玩了35分钟,便集体在等比赛的结束。昨晚也只打了二、三十分钟,毛剑卿又被迫与董方卓左右换位,两个边前卫被迫打自己从未打过的位置。自打有足球以来,从来没听说、没看见过哪个国家的球队,只打了35分钟便全部退守半场,任人宰割者,朱家军是唯一一个。以中国足球的现状,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已是前无古人。

 

B曰用人之误。毛剑卿的体能不足以支撑整场比赛,邵佳一作为中场指挥者,体能甚至比不上小毛,这是他们的个体特点,是生理决定的,拉不出屎不能怪地心没有吸引力。倒是董方卓再置右前卫,端的是何居心?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打法,玩352没勇气,打个442,把小董放到前锋线,打个一高一快,为什么不?

 

孙继海打后腰,是天大的笑话,直至失球前一刻,央视前线某主持人与某嘉宾还滔滔不绝称赞他“有大将风度”、“今后曼城该考虑他出任主力后腰”、“四强赛该考虑解放郑智”……俺直呕吐!为啥?人家乌兹根本就不在你后场布控!只要不到中圈附近,人家根本就不理你,管你是带球还是吹牛侃大山!没人防守的孙继海,带起球来当然从容,当然有大将风度,可代价,却是让中国足球最伟大的右后卫,变成了幼儿园大班班长,废了。说句马后炮的话,就是李铁打后腰,功效也比用孙继海胜一百倍。

 

C曰换人之误。第一次换人,俺没想到是要换毛剑卿,即便他体务再不际,只要没倒下,俺觉得这个时候换小毛是天大败笔。应该换下张帅,面后孙继海回到右后卫,与王栋再建右路攻防体系,而小毛回归左路,而董方卓前移与韩鹏组成双前锋,这样保持一个攻守平衡之策。以乌队必欲赢球之心态打反击,即便赢不下比赛,也不会输。只可惜,这着棋太有才了,一般人想不到,比如老朱。

 

如果复盘,俺以为最该选择的阵型是442,最该首发11人是:韩鹏/董方卓,中场毛剑卿、王鹏、李铁(曹阳)、王栋,后防体系如拟。这个中场变数在哪呢?地球人都知道乌队体能极差,比朱家军都差,让王鹏上去冲一冲,折腾一番对手,待之精疲力竭,疲于奔命,狼狈不堪之后,邵佳一替下王鹏,继续保持前场传制点;看状态,再用朱挺替换其中一前锋,亦可把孙继海提上中场,前提是不能打后腰,倘如是,方可保平,再争胜。

 

天灭朱广沪,这不是诅咒,更非曰此乃天意也,非人祸也。其实,郑智打后腰乃一大错,疯狗精神,疯狗打法必然付出精锐吃牌代价,导致郑/李停赛恶果,乃首错。赛前一再放大炮,这个说海龟有素质,能肩负国足重任,那个说俺们战无不胜,打法成熟,过于自负,妄自尊大,中国队由中国头球队变成中国嘴巴队,乃二错。打法用人换人之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乌兹别克斯坦这支豆腐军,想不赢都难。中国足协又用一届亚洲杯的代价,用一代人的青春,换取一个明白,悲夫。

 

过两天,俺就出差非洲,参观考察人家的水稻种养技术,大概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亚洲杯决赛是看不上了。不过无所谓,朱家军已经给俺“说”出局了,这几天也不必成天辛苦码贴子了,俺也可以毫无牵挂的远渡重洋,寻求民生道路去了。朱家军,拜拜!朱广沪,拜拜!(中国久古/07/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