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鹏先生,请注意文明用语!
——二谈足坛舌战
久古
中国足坛有很多奇趣之事。当然了,那个屡战屡挫,却又愈战愈勇的阿斗足协,及其苦心经营的中国足球,那是相当的有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趣之至,俺这一辈子恐怕得与之缠绵不绝了。另一有趣现象,便是围绕中国足坛,一支奇趣无比的传统媒体,新兴网络;骚人墨客,记者编辑,作家写手;聊天的,评论家,发贴的,叫骂的;以此为生者,以此为乐者,甚众,并且自成一体。著名足球评论家李承鹏,一个贴子可以某著名网络体育首页悬挂一天即达数万点击数千点评,简直成了一朵奇趣中的奇葩!
实事求是的说,俺是佩服俺这位本家兄弟李先生承鹏的,那是指他发人未见之视角,广博之学识,及其犀利文锋。上网至今,俺一直关注此兄评论,得出结论以为,如果没有足球,这位兄台的谋生手段实在成问题——太过好斗,太过犀利。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是他高屋建瓴,站在联吴抗曹之世界人民利益高度;鲁迅口出匕首投枪,那是他忧国忧民,李先生呢?先是以其著名商标“八支钢笔”雄踞江湖,几日前至今,为某竞争对手之只言片语苦苦缠绵,恐成中国足坛另一“现象”。
文人相轻,那是先人的总结,却深中肯綮,入木三分,而且味如陈酿,历久弥醇。关于国足国奥国内两大媒体各执一派,各端一饭碗,各为其主。这都可以理解,马大帅跟着朱大帅西游,便整日为其歌功颂德,专挑国奥痛处,已是昭之天下。而李先生因马大帅一句“没现场看球就写球评”,愤而回击,口水多过米,显得略为过小。而昨天《对于傻逼,有点智商真不容易》(下称《傻逼》),则明显过了。
也许四川人爱吃辣椒,容易上火,所以总有点呛。俺却以为,文人嘛,还得有点“文气”,你手上拿的武器就是笔,这笔当然不能成为肉博之需,你得凭笔来说话,以理服人,以才取胜,以德威天下。鲁迅先生说漫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今天也还有意义。如果少一点相互之间的讽刺挖苦,多一点解释说明;少一点针锋相对,多一点谨慎谦让;少一点鹬蚌相争,多一点海阔天空,甚至多一点资源共享,对竞争或许更有利。工作的原则,只对事,不对人。
感觉有点不太公平,李先生成天骂足协,“傻逼”如缕,从无禁忌,却无论是纸版文章抑或网络论坛,畅通无阻,亦无一人感觉不适。然则俺们虽然也网络著名足论评论家,却诸多“过滤”,春秋笔法,当直还曲,却是奈何!
先前俺曾巨著曰《马德兴,俺与你过两招》今番读罢《傻逼》,有感而发,随就教李先生承鹏,乃天下网络评论之心声耳,断非为马大帅抬轿。(中国久古/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