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帝都:优雅囤货中
标签:
帝都疫情囤菜 |
分类: 疫情故事 |

一夜之间,北京为囤货代言。
市府对超市和线上购物渠道发出新指示:备货量满足日常供应的3倍,以应对市民高涨的购买需求。
既然群众出手备战备荒,买买买的需求因疫情的抬头被激发出来了,那必须让人买痛快了哇。人心就是这样,看着别人在囤自己不囤就感觉是在犯傻,而大家都在狂扫货必然会瞬间断货,买的人一看没有了,哇噻要完蛋,更加疯狂地见什么买什么,就跟不要钱似的。所以应对这种心慌慌的无底洞购买力,就应该加大供应量,让你买到手抽筋都永远有的可买,累了乏了家里堆满了,也就可以歇歇手了。
扩大消费内需的指标任务,就这样浑然天成了。
只是累苦了快递小哥。本来每天工作量就挺满的,这两天突然暴增了,于是客户在线上平台下单之后,送达时间只好延时,不能保证三十分钟了。
但也没事哈,想买啥照常能买到,只是速度慢了点儿,心里不慌。
为了让大家无忧囤粮,市府呼吁市民:线上运力有限,请有条件的群众尽量移步到超市门店购买。
以我妈为代表的北京老太太就喜欢逛超市,天天遛达去打卡,花上五块钱都算大事。我问她老人家:你看别人买的欢,你紧张不,要不要我在网上给你也捞点儿好吃的送到家?她一点儿不紧张:超市里东西全着呢,没必要吧。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存智慧,现世健在的老北京人应该是没吃过物资短缺的苦,基因里没有囤积这根弦。囤多少是个够啊?那得看你家有多大的房,房子里有多少个冰柜。买多少都有吃完的时候,吃不完还有烂的时候,从众购买其实买的就是个心理安慰,反正咱在发生变故的时候也出手意思了一下,到时候万一。。。不至于太倒霉吧。
而有些年轻的北京人,连这点儿意思也没有。我同学在微信里问我:你没囤点儿菜?
切!隔着屏幕都看见了你讥讽的坏笑。
这位同学是朝阳群众,说想我了,要约我出来干饭。
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怎么还没被按在小区里封控啊?!姆们海淀学校管得严,我现在不跟你这种敏感地带出来的人鬼混。
这位目前还自由行走的朝阳群众,每天正常坐地铁通勤,孩子正常上下学,老公正常加班,好像单位没了他们都不转似的。不囤菜,但每天照样吃新鲜饭菜。
不过同样居住在朝阳区的网友,情绪就不太好了,说有些买菜软件已经打不开,因为他们小区已被封控。虽然心里急,但桌上也没断粮,因为居委会发蔬菜包了。
归根到底,大家还是怕沦落成上海人。
但每个城市都在因地制宜,生搬硬套没有可比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