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也要囤菜了吗

标签:
疫情囤货 |
分类: 辣妈酷爸故事 |

美团买菜app上已经两天买不到新鲜蔬菜了。这对于每天都要在手机上买当天三餐新鲜食材的我来说,有点不爽。
第一天没菜的时候我以为是美团崩了,到隔壁盒马app上一看,新鲜蔬果极大丰富啊,于是心里立刻不慌,可能是美团出故障了应该明天就好。
第二天早晨上美团买菜一看,还是昨天那个小死样,没有新鲜蔬果供应。这回心里有一丢丢紧张,不会是受魔都封控影响,物资缺乏波及到帝都了吧。我没有多想,赶紧上盒马扫了六十块钱的蔬菜。我们家人少,六十块钱菜也是一大兜儿呢,够吃个两三天的。只能买这么多了,鲜灵灵的蔬菜存进冰箱里三天不吃,拿出来还能吃吗,依着这个标准,我是存不了多少蔬菜的。
魔都群众那种抢菜、囤菜的情节我都不敢多想。粮油米面这种能存得住的东西可以多买一些放着,但是蔬菜和水果放冰箱里也没用啊。一旦缺了就只能缺着,要么自己到远郊区县搞去,要么就只能等待天降救援。
我真正需要每日更新的东西,存也存不住多少,我可以多买着囤起来的东西,又供应正常,让我备什么呢?原来在帝都真正让我能感到心慌慌的,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本身,而是物品背后保障顺畅流通的劳动力。
只要快递小哥在路上哒哒哒跑起来,以及小哥背后新发地市场正常上货,我们就不缺肉蛋菜,连这些新鲜食材都不缺,米面油还能亏到哪儿去?
北京在两年前最困难的封小区时期,大人不能上班、孩子在家上网课,跟魔都现在的万人空巷也差不多,但那时候也没饿着我们啊,快递小哥把东西从小区栅栏里递过来,我们还是天天吃新鲜的。心里没有怕过。
现在又怕什么呢,看着别人神经兮兮地说买吧,也跟着胡买一通,制造更多的紧张气氛,忽悠更多人买起来,把本已经超负荷的快递小哥再累倒一批,越配送人力不够越风声鹤唳,自己吓自己。
这个社会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运转太快了,大家为了抢占先机都猛跑在前头,也不看清方向对不对,很多时候是在虚耗。
假如我们都能稳稳地脚踏实地,不空穴来风,让城市良性运转,消除自己的焦虑,也能让生活更平静。
大概北京人就没有囤货的基因,不像东北人喜欢秋收冬藏,山西人喜欢挖个地窑往里面装。
但北京市政府很靠谱,眼见着睦邻的前车之鉴,建立了“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为了保障正常供应,也为了稳定价格。
万一群众都疯魔一样地买,价格可不就一夜爆涨了吗,不仅是价格大起大落,连母鸡下蛋的速度都赶不上人类超买的速度呢。
宏观调控的消息已经出来了,信不信由你,但大概率还是顺势而为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