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文化历史娱乐杂谈 |
分类: 西山电影说 |
电影有时不仅仅是梦境的反射,很多时候,还是现实的折射。
英国名导雷德利斯科特拍摄于1988年,由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高仓健主演的警匪片《黑雨》,就是这样一部耐人寻味的片子。
然而,在警匪枪战的故事外壳下,雷导以生动的镜头语言,描述了在当时所谓的日本“平成景气”(或者叫作:泡沫经济)时代,美国与日本文化与经济的鲜明对比。
说来对于东方文化,雷导绝不陌生。早在1982年,雷导就以香港的九龙城寨为蓝本,制作了科幻经典《银翼杀手》中令人迷醉的赛博朋克场景。
在《黑雨》中,类似的场景风格,同样描绘出了雷导心目中的东方都市。
影片开头所描绘的纽约,虽然仍然是高楼林立,然而却是老旧而萧瑟的。
摩托党们在百年布鲁克林大桥下,进行着搏命赛车。
而与此同时影片镜头下的大阪,却是处处浮光溢彩:摩天大楼,香艳的酒吧,闪亮的丰田出租车,健伍音响,富士胶片的大幅霓虹广告,过街道上的自动扶梯,无不闪耀着当年泡沫经济顶峰期的繁荣之光。
同样的,喜欢逞个人之勇的道格拉斯与遵循规则,寻求妥协的高仓健,也表达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鲜明对比。
这里,用一个影片中的小小例子,来看当时日本的消费之高。
迈克尔.道格拉斯在影片开头,搏命赛车的赌注不过是50美元。
而在大阪,来自芝加哥的陪酒女告诉道格拉斯,给陪他的girl 50美金的小费。
加西亚告诉道格拉斯,酒钱是120美金,生鱼片200美金,高仓健付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