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朗的《大都会》,表现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

标签:
影评文化历史娱乐杂谈 |
分类: 西山电影说 |
很多时候,拍摄于1927年的《大都会》( Metropolis )都被归于科幻片。
然而,就弗里茨·朗拍摄影片的初衷和强烈的隐喻主题来看,
我更愿意把《大都会》和同时代的默片《摩登时代》一样,归入现实主义题材。
影片开幕给予人们的第一个观感,就是浓烈的芝加哥学派风格的未来城市。
而黑白影像则更突出了芝加哥学派高楼大厦和简洁立面的未来感以及压迫感。
作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一,弗里茨·朗在影片情节中设计的父子冲突,阴暗的地下城市,巨大的升降机和动作木讷的黑色人群,则隐喻地反映了在大机器时代来临之时导致的社会分化和矛盾。
而影片特有的表演方式的夸张和扭曲,也与表现主义绘画的风格一脉相承。
影片中夸张和扭曲的面孔
最后,弗里茨·朗运用多种影像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孤独,欲望,恐怖和狂乱的镜头语言,深深地影响了后代的导演和影片,直到今天。
影片中眼睛的特写,同样的描写方式多次出现在后期的各类影片中,特别是科幻片,例如《银翼杀手》《异形契约》《超体》等等。
前一篇:《雪国》,童话国度里的情迷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