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茶小弟到英伦导演巨匠,大卫里恩的传奇一生和他的史诗巨片

标签:
影评文化娱乐杂谈历史 |
分类: 西山电影说 |
2017英国电影大师展于2017年12月8日-10日在上海影城举办,这也是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连续第二年举办英国电影大师影展。
本次影展将展映5部英国电影,包括:《银翼杀手》(1982版),《猎人之夜》,《烈火战车》,《如果》和《捉贼记》, 恭喜上海的影友可以一饱眼福了。
然而,说到英国的电影和影史,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英国导演届的巨匠:大卫.里恩。
如果你对大卫里恩的名字还不熟悉, 那么以下这些电影作品, 一定可以使你印象深刻:
《孤星血泪》《雾都孤儿》《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印度之行》...
他被称为奥斯卡专业户,一生只拍了16部电影,但却获得了56次的奥斯卡提名,获奖27次;而他本人7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获奖2次。
甚至名导斯皮尔伯格,也曾经从大卫里恩那里吸取过电影的拍摄技巧。
然而这位英国导演届泰斗的电影生涯,却是从片场的端茶小弟开始的。
年轻时,他曾经想象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会计师。但是他的阿姨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不是当会计的料。
于是,19岁时,他进入高蒙电影公司,做了一名片场的杂役小童。
随后,他进入剪辑室,从助理开始,到开始剪辑新闻片直到故事长片。
大卫里恩在电影上的才华逐渐地显露出来,声名鹊起,被称为英国最好的剪辑师。
20世纪40年代,他拍摄的《相见恨晚》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国际电影大奖。
随后拍摄的两部改编自狄更斯的名作《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更是为国内观众所熟悉,甚至无人提起影片的原名《远大前程》和《奥列佛.退斯特》。
1957年,他拍摄的根据法国小说家皮埃尔·鲍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桂河大桥》上映,引起轰动。获得第3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配乐等七项大奖。
从而开启了他史诗大片的奥斯卡夺金之路。
1963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获得了第35届奥斯卡7项大奖和3项提名。
1965年的《日瓦戈医生》夺得第38届奥斯卡5项大奖和5项提名。
这3部电影,被称为大卫.里恩的史诗三部曲。
作为一名导演,如果能够拍出以上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就可以说是名垂影史了。
但大卫里恩并没有停下他的奥斯卡夺金之路。
1984年,在息影14年之后,他根据E.M. Forster小说改编的电影《印度之行》上映,再次获得巨大成功。
共获得第57届奥斯卡9项提名和2项大奖。
大卫里恩的作品和成就,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1990年,美国电影学院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对于电影,他说:电影是戏剧化的场景,而导演的责任就是使这些场景栩栩如生。
他是这么说的,然而他留下的更多。
1991年春天,大卫里恩在英国伦敦去世,享年83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好友约翰.布尔曼说道: "我们是不是很幸运,约翰? 他们居然让我们拍电影." (作为严格的贵格会教派家庭出身,大卫里恩在孩童时并不被允许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