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舞蹈学院

(2006-11-05 21:04:00)
标签:

杂谈

    在北京居住,一个大好处就是:你总是被故事包围着。周末带女儿去舞蹈学院,也顺便造访一下这座艺术殿堂。

   学校正门在万寿寺路,后门和民族学院隔路相望。

每到周末,学校大门前被车子包围得严严实实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17/10f4c422d82.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0/10f4c44ba8f.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2/10f4c46d9c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3/10f4c48081c.jpg

教学楼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5/10f4c49b02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7/10f4c4b590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0/10f4c4e55e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3/10f4c5073aa.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5/10f4c52369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7/10f4c54079c.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8/10f4c551e8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11/10f4c57db13.jpg

教学楼大厅的壁画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0/10f4c622b67.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1/10f4c612897.jpg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2/10f4c645d5f.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1/1/10f4c6ad8f4.jpg

现在来看一下故事

戴爱莲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0/24/10f4c642381.jpg

    戴爱莲先生是学校的创始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戴爱莲(女,1916)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辈华裔,侨居海外多年。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Anton  Dolin)、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在当时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对立的状态下,戴爱莲已经有了博采众长,发挥创造的开放意识。

   1939年她毅然回国,先后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义演,主要舞目有:《思乡曲》、《卖》、《拾穗女》、《游击队员的故事》……等。她是将散见于民众中自然传衍的舞蹈加工为舞台艺术品的始作俑者,对于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1949年建国后,戴爱莲的艺术生涯进入了辉煌期。她是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前身)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

贾作光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1/7/10f4c7278a0.jpg

   贾作光1923年出生于沈阳郊区农民之家,15岁时考入了“满州映画协会”(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的少年舞蹈班。得到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Baku Ishii)的亲授,先天的秉赋和超人的刻苦,使他很快崭露头角。

 1942年他辗转到达北平(今北京),并举办个人作品展示会,演出了:《故乡》、《国魂》、《少年旗手》、《魔》……等。

   贾作光舞蹈生涯的重大转折,是40年代后期,在吴晓邦的引导下,到达了内蒙古新解放区。广袤草原发生的旷世之变,激发他的无比热情,他尤其喜欢牧民们的舞蹈:“多么壮美,多么丰富,我简直惊呆了,我渴望用舞蹈与他们对话……”。

   他的创作旺盛期很长,从40——80年代均有许多佳作问世。 40年代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50年代的作品《鄂尔多斯舞》,80年代创作的《海浪》,3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贾作光的舞蹈生涯虽然比吴晓邦、戴爱莲晚,但他为中国新舞蹈艺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使其无愧于跻身先驱者的行列。

学校不大,但也许是沾了艺术院校的灵气吧,一草一木挺拔俊俏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1/23/10f4c824845.jpg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5/21/2/10f4c8b141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故国商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