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2015-04-14 10:03:05)
标签:

糜子

小米

大黄米

黍子

美食

分类: 美食美味

 昨天面茶和茶汤篇提到这两种小吃的主料都是糜子面,后来上网一搜,觉得这位网友把糜子与小米的区分讲解滴非常透彻,特转来与朋友们分享: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里陕北朴实的黄馍馍了。黄馍馍是用什么做的呢——糜子。先看看《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是怎么说的:“糜子分软硬两种,老黄将硬糜子与软糜子按七比三的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夜之后上碾……” 过去只是知道老北京的面茶就是用糜子面做的。可这糜子到底是什么?我的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莫非硬糜子就是小米,软糜子就是那种黏黏的大黄米吗?!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Panicum miliaceum),又称黍、稷、禾祭 和糜。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又叫黍子,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

 

“大黄米 英文 Rhubarb Rice 。别名:黍米、软黄米。一般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

 

“小米,谷类,禾本科。学名:Setaria italica 。小米亦称粟米,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

 

再来看看维基百科的解释:

“(重定向自糜子)黍(学名:Panicum miliaceum,是禾本科黍属的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小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黍的籽粒有粳性与糯性之分。粳性黍为非糯质,不黏,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

 

“……似乎意味着“糜子”是指不黏的粳性黍子,这与各种辞典工具书中的传统说法:“糜,音méi,不黏的黍,亦称‘穄’”相一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糜子一般多指硬糜子;大黄米一般指的就是软糜子;小米是谷子,和糜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后来在淘宝上买了糜子面回来,店主很细心,还送了小包的糜子米和小米,并贴了标签,简直一目了然啊!!

 

先看看三种米的对比图。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小米和糜子比起来明显要小一些。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硬糜子和软糜子大小差不多,但是硬糜子比软糜子略显透明,就好比大米和糯米的区别。硬糜子是暗黄色的,软糜子是明黄色的。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下面是三种米磨成面之后的对比。硬糜子面明显颜色灰暗,小米面和软糜子面都是明黄色的。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下面是我买糜子的那家店寄来的软硬糜子的区别和用法,总结的很到位!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还有黄馍馍的做法。

【转】糜子、小米、大黄米扫盲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