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

(2014-12-26 11:16:16)
标签:

北大秦簡

善女子之方

簡帛

古文字

散札

分类: 简帛研究

 

 

讀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

近讀朱鳳瀚先生《北大藏秦簡<</span>善女子之方>初識》一文,[1]朱先生對通篇文字做了較為簡潔明了的解釋和譯讀,筆者在學習過程中有些補充的看法,寫在下面,供同好參考指正。文中引朱先生文簡稱《初識》。

1昔者帝降息女,殷受之埜034):《初識》將第二句譯為“殷人接受其在郊野”,按:殷受當即殷紂,殷紂之野指殷紂國家的郊野。殷紂是殷商末代帝王,故下文緊接著說“殷人將亡”。

2東西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若,色不敢昌034): “若”前一字《初識》讀“螽”,在文中不好通講。此字當是“蜂”之簡體字,讀為“逢”,“逢若”即《左傳·宣公三年》“不逢不若”的“逢”、“若”, “逢”為“遇”義,“若”《初識》引《經傳釋詞》七訓“及也”,是。“逢若”猶言遭遇、遇到。此二句是說對於各方遇到的人,表現不敢太張揚,表示謙卑恭敬 的意思。

3善衣(依)夫家,以自為光: 《初識》譯作“要很好地親愛夫家,并以自身為夫家之光榮”。按:此二句的意思當是說好女子要以“善依夫家”作為自己的光榮,“善依夫家”意為很好地依附于 夫家,即與夫家和睦相處的意思。“以自為某”的句式古書常見,如《管子·桓公問》“察民所恶以自为戒”、《文子·上義》“先以自為檢式”、《淮南子·泰族訓》“丑必托善以自为解,邪必蒙正以自为辟”等。

4今夫威公,固有嚴剛,與婦子言,弗肎(肯)善當032):審良先生認為:“‘威公’與下文之‘聖婦’相對,不知是否指女子之公婆。古女子稱丈夫的母親為‘威姑’,《说文·女部》‘威’字下引《汉律》:‘婦告威姑。’《广雅·释亲》:‘姑謂之威。’‘威公’和‘聖婦’也可能是虛擬的兩位有威望的或被尊崇的老者。”[2]按:“威公”疑是指丈夫的哥哥,即今農村婦女稱丈夫的哥哥為“大伯子”或“老大伯”者。《爾雅·釋親》:“夫之兄为兄公”,《釋名·釋親屬》:“夫之兄曰[]公。 公,君也;君,尊稱也。……又曰兄伀,言是己所敬忌,見之怔忪。”“威”蓋言其尊長,《說文》:“威,姑也”(寧按:原文當作“威,威姑也”)桂馥《義 證》:“威姑,君姑也。本書:‘莙,讀若威’。”《說文》:“君,尊也”,是其義。“善當”,《初識》云:“‘善當’似即言遇事喜好作主,或遇事多作 主。”按:《說文》:“當,田相值也。”段注:“引申之,凡相持、相抵皆日當。”這裡是相處的意思。這幾句意思是現在丈夫的哥哥本來嚴厲剛暴,和他的老婆 孩子商量好,不肯與自己和睦相處。因為出嫁的女子與丈夫的兄弟(大伯、小叔子)不能和睦的事情古今常見,所以這裡特別提出來解決、處理的方法。

5今夫聖婦,自教思長032):《詩·凱風》:“母氏聖善”,毛傳:“聖,叡也。”“聖婦”即聰明的婦人。“自教”,自我教育,也含有自我反省的意思。“思長”,考慮長遠。這兩句是說:遇到和伯、叔不能和睦相處的事情,聰明的婦人會從長遠的考慮來自我反省。

6曰:石在山,谷臨中堂。松柏不磬,躮尚反黃。羊矢并下,或短或長。水冣(最)……032):此幾句是聖婦自教的話。“”當讀為“”,二字古音同見紐支部,音近可通。《說文》:“也。”段注:“《廣韵》云:‘者,不正也’,‘者、隅不安皃。’”“石”即傾側不正、隨時可能墜落的石頭。“谷”當讀為“欲”,出土文獻中常見。[3]這 兩句是說:山上傾斜不正的石頭象要滾落下來沖進中堂的樣子,就是隨時面臨危險的意思。磬,《初識》:“磬折、曲折。這裡似當讀作‘罄’,竭也,盡也。” 按:這裡應是曲折、彎曲的意思。“躮”疑是“份”的或體,《說文》:“份,文質備也。从人分聲。《論語》曰:‘文質份份。’彬,古文份从彡林。”“份”疑 本當是職分之“分”的後起專字,亦即後來所說的身分之“分”,亦作“身份”,故字從人或從身,古人用為“彬”字當是假借。這裡疑讀為“紛”,盛也。這兩句 意思是松柏不彎曲,即使是茂盛也有變黃枯死的可能。這是聖婦自我告誡要委屈隱忍,否則就會鬧得家庭不和、過不長遠。“羊矢”《初識》以為即羊棗。按:當即 羊屎。至今魯西南一帶方言里,說人辦事不能一氣呵成、斷斷續續、拖拖拉拉是“跟羊拉屎樣”,或說“跟撅羊屎蛋樣”,因為羊拉屎是邊走邊拉,斷斷續續的,走 很長距離都拉不完,故有此言。“羊矢并下,或短或長”意思應該是說過日子就象群羊拉屎一樣,斷斷續續、長長短短,很多事情不是一時能糾纏清楚的,所以必須 以長遠的眼光來對待才好。

7、自古先人,不用汪聖。我曰恭敬,尚恐不定035):《初識》:“汪聖:義未能確知。”按:“汪”疑讀為“枉”,《說文》:“衺曲也”,“枉聖”即不正當的聰明,類似于今言的“小聰明”。這四句是說自古的先人都不會耍不正當的聰明。我心懷恭敬,還怕家庭不安定呢。

8監所不遠,夫在街廷。衣被顏色,不顧子姓035): 此四句緊接上面四句。“監”讀為“鑒”,鑒戒。街廷,廷即廷尉,《漢書·百官表》:“廷尉,秦官。”顏注:“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爲號。”“街廷”當 即管理街道治安和判斷獄訟案件的廷尉,其官署類似今天的公安派出所,可以關押犯人。顏色,“顏”從長沙傅先生《北大藏秦简〈善女子之方〉两处补充》一文所釋,[4]這裡當是暗指秦漢時期囚犯所穿的赭色衣服。子姓,子孫、後輩。《禮記·喪大記》:“卿大夫、父兄、子姓立於東方”,鄭注:“子姓,謂眾子孫也。”這四句是說:可以引以為鑒的人就在眼前,看那些被關在街廷尉監獄里的囚犯,穿著那種顏色(指赭色)的衣服,也顧不得子孫後代了。

9、既不作務,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義(議)不已。口舌不審,失戲男子031):《初識》讀“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為“歁”或“妗”。小疋先生認為“‘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疑為從女從次之字,即“姿”字之或體。在簡文中讀為訾議(亦作‘訿議’)。”[5]按:小疋先生說可從。此字當是“姿”之簡體寫法,《荀子·非十二子篇》:“離蹤而跂訾者也”,楊注:“訾讀爲恣。”“恣”、“姿”音同。

10、嗛人績枲031): 《初識》:“‘嗛’似可讀作‘兼’,即并也。”按:“嗛”疑讀作“搛”,《集韻》:“搛,夾持也”。又“挾”、“嗛(搛)”古音同溪紐雙聲、盍談對轉疊 韻,音近可通。《爾雅·釋詁》:“挾,藏也”,《廣韻》:“挾,懷也”,這裡用為偷竊意。“嗛人績枲”即偷竊人家的麻線。

11、餔人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漿032):《廣雅·釋詁二》:“餔,食也”,這裡當是喝的意思。“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從夊從食,《初識》讀為“酪”或“醴”。按:此字上面所從的“夊”古文作“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在此字上應是“欠”字之減省或形訛,睡虎地秦簡“”字寫作“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封93),右旁所從的“欠”似之,故此字實當為“飲”字。古人謂喝曰“飲”,可飲之物亦曰“飲”。“飲漿”為湯水之類。

12、澤沐長順,疏(梳)首三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031):澤沐長順,《初識》云:“簡文此句義未能確知。”按:《廣雅·釋詁五》:“膏、滑,澤也”,“澤沐”當即《詩·伯兮》之“膏沐”,《集傳》:“膏,所以澤髮者;沐,滌首去垢也。”這句是說洗頭抹油使頭髮順滑。“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 字《初識》讀為“衿”。按:此字當是從衣次省聲,由本文將“訾”寫作“姿”看,這個字疑是後來字書中的“”字的或體,又作“𧙁”,《唐韻》、《集韻》皆訓“衣不展也”,此假借為“,《說文》:“用梳比也。”段注:“比者,今之篦字,古衹作比。用梳比謂之者,次第施之也。 凡理髮先用梳,梳之言疏也;次用比,比之言密也。《周禮·追師》:‘爲副編次’,注云:‘次者,次第髮長短爲之。’疑次卽。”“梳首三之”就是誇獎自 己的頭髮稠密,梳頭的時候要多次梳理才完成。

13、良子有曰:女子獨居,淫與猒巫。曰:我有巫事,入益𨵆029

按:良子,良家女子。淫,多也。與,結交也。猒巫,壓勝之巫。𨵆纑,當讀為“緡縷”,緡即絲線,《說文》:“纑,布縷也”。這裡以“緡縷”代指紡織之事。這幾句是良家女子就責問不善女子:你是一個獨居的女子,為什麼要經常結交壓勝的巫師?不善女子回答說:我在舉行巫事,讓巫進入我家是有益于我的紡織之事。蓋古人認為正經人是不會經常和巫師來往的,《晏子春秋·諫上·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諫》:“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輕身而恃巫”,如果和巫師頻繁往來就是不好的行為。

14、不級凡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拫惡兮029):按:《說文》:“級,絲次弟也。”這裡當是分辨的意思。“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疑是“給”之或體,供也。“不級凡給”即“凡給不級”,即所有的供給都不分等級地滿足。“北大藏秦簡《善女子之方》散札”即“附”之省文,依附。“拫惡”當讀為“很(狠)惡”。根據用韻情況,“兮”疑當為“乎”。又:如果“兮”字不誤的話,可能讀為“義”。“附”、“惡”都作動詞用,附為依附、附和,惡為厭惡、排斥。“附狠惡義”意思比較容易懂。

15、環善父母029):環,旋也。此二句是說出嫁的女子還是親近娘家的父母,不愛婆家,這是不好的表現。

16、所與談者,大嫪行賈。買其畜生,及到牛馬028):“嫪”《初識》訓“眷戀”。按:“嫪”疑當是“繆”字的假借或形誤,讀為“貿”。

17、錢金盡索,不知用所028-025):索,讀為《書·牧誓》“惟家之索”之“索”,孔傳:“索,盡也。”“盡索”一詞就是“窮盡”義,故書有此語,如《史記·滑稽列傳》:“徒用所賜錢帛,取少婦於長安中好女。率取婦一歲所者即棄去,更取婦。所賜錢財盡索之於女子。”又《日者列傳》:“今夫卜筮者之為業也,積之無委聚,藏之不用府庫,徙之不用輜車,負裝之不重,止而用之無盡索之時。持不盡索之物,游於無窮之世,雖莊氏之行未能增於是也,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論衡·論死》:“禽獸之死也,其肉盡索,皮毛尚在,制以為裘,人望見之,似禽獸之形。”此二句是說錢金都用光了,卻不知道用在什麼地方。

18、家室戶賦,白奉起撟。貸於人有米賞(償)者,小器靡亡025): “起”疑是“欺”字的假借,二字古音同溪紐之部,音同可通。欺、撟古均訓“詐”,“欺撟”猶言欺詐,這裡當是指騙子。“家室戶賦,白奉起撟”意思是把家裡 的收入白白地送給騙子。後二句《初識》譯為“放貸與人凡有未償還者,均很小器而不忘”,文意似不通。按:此二句說的是二事。“米”為“未”之假借或形訛。 小器,小的器物。靡,散,“靡亡”即散亡、散失。意思是借人家的東經常有不歸還的,小器物經常散失。

19、街道之音,發人請察021):《初識》將此二句譯為“又特別喜歡知道街道上的言語,安排人去觀察動靜”。按:“發”為揭發、宣揚義。“請”讀為“情”,“情察”猶言“情況”,這裡指人家的私事、隱私。又:“請”可以不必讀為“情”,其本身古有問、求義,“察”有視、看義,“請察”本義應當是探聽情況,在這裡竊以為是指探聽來的情況,也就是私事、隱私。這兩句是說不善女子在街道上說話,宣揚人家的隱私之事,俗語謂之“扯老婆舌頭”。

20、益粺為仁,彼池更澮023): 《初識》括讀“粺”,譯為“越是想要做好事,結果是把那一池子水攪得更渾。”按:這两句的含義確實難以索解,現在想來可能是用某些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不善女子的某種不良行為,就象農村用“上樹跳井”代指某些人不老實、瞎折騰的情況類似。此二句也許應當讀為“益粺(卑)為仁(夷),彼池更澮”,“益”為更加的意思,“仁”讀為“夷”,平也。澮,《爾雅·釋水》:“水注溝曰澮”。这两句的意思可能是“為夷益卑,更澮彼池”,即本來是想把地面整平,卻越弄越低;本來想把水引到這個池塘,卻引到別的池塘里去了,亦即所謂“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注釋:

[1] 朱鳳瀚:《北大藏秦簡<</span>善女子之方>初識》,“秦簡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湖南大學嶽麓書院201412月。)

[2] 審良:《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訓釋小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論壇2014-12-12.

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21

[3]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434-435頁“谷與欲”條。

[4] 長沙傅:《北大藏秦简〈善女子之方〉两处补充》,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論壇2014-12-10.

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06

[5] 小疋:《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論壇2014-12-17.

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46

原發佈于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論壇2014-12-18。

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49

【此次發佈有改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