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朗无尘

(2014-02-19 09:35:54)
标签:

文化

分类: 边走边想

http://s4/mw690/001BEoSKty6GHG42Bijb3&690

2013年夏天,由普洱去西盟的路上。
    一日,明诠兄来访,赠我一幅书法作品。素白的宣纸上,如漆的四个大字:旷朗无尘。打开时,顿觉有清风扑面。

    明诠兄不亏是遐迩闻名的书法大家,起笔如出剑,锋快而峻利,顿挫如太极,含蓄而蕴藉。虽然只有四个字,但线条简劲,似断还连,盈满张力,处处玄机。

    明诠先生书法的妙处,尽在不言。而此四字,亦深得吾心。对于生活在现代、又久居城市的人而言,旷朗无尘,可谓我们心向往之的高妙境界了。

    旷朗无尘,语出晋 张协 《七命》:“天清泠而无霞,野旷朗而无尘。” 按字面释义,应是清旷明亮 、一尘不染的意思,延伸理解,是指意境开阔超逸、远离尘世嚣杂,保有心灵的清净。也许是在烟火人生中蒙尘已久了,看着这几个字,心里就仿佛朗晴了许多。记忆里,有几处够得上“旷朗无尘”、曾经感动过我的风景,蓦然再现眼前,栩栩如生起来。

    http://s16/mw690/001BEoSKty6GHG5hz5B2f&690

    其中一处是西藏。去西藏的时候是初秋季节,天高云淡的好天气,空气几乎是透明的,茵茵的草甸上杂生着野花,从脚下一直铺向渺远的天际。从拉萨到纳木错的路上,远远地看见一座雪山——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在祥云缭绕中时隐时现,似乎近在眼前,可是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近前。说是近前,之间也隔着几座小山川。雪线之上,千年的雪峰在丽日的映照下圣洁若莲,闪烁着无法言说的光芒。四处望去,清旷的原野,只有洁白洁白的云,碧绿碧绿的草。那么洁白的云,真该采撷几朵带回城市,擦拭我们蒙尘已久的天空和心灵。http://s1/mw690/001BEoSKty6GHGcdyG490&690

    雪山无言,却宣喻着神秘难解的箴言,如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理解藏民对于雪山的膜拜。在圣洁的雪山下,人类是渺小和不洁的,我们只有匍匐在地,虔诚祈祷,以求心地的清净无染和灵魂的安妥。

    还有一处是新西兰。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后的农场的国家,在南太平洋季风吹拂下,空气如同洗过一样,沁人心脾。蓝天白云下,满眼弥望的是无边的绿色,整个国家宛然一个巨大的牧场。我曾有缘在一处牧场主人家里做客,房子是在草地上随意搭建的,墙角爬满紫藤,庭院里野生着蔷薇,处处透着自然的气息。午餐的食材全是牧场的产品,略加料理,那种原始的香氛已经让人馋涎欲滴。http://s11/mw690/001BEoSKty6GHHqEGXLe1&690

与著名画家、挂职普洱副市长的舒建新兄路上小憩。

    其实,不需要远足,旷朗无尘的印象,在小时候的乡居记忆里也是俯拾皆是的。鸡鸣唤醒的早晨,阳光透过木格窗棂直射进屋子里。揉揉惺忪的眼睛,远处的山峦在晨雾里浮若仙境。冰封的河面上,看得见冰面下的游鱼翔集。清冽的空气中,即使有炊烟升起,也全然没有污染的概念,反倒升腾为一种化不开的乡村情节,缭绕着我们的一生。http://s11/mw690/001BEoSKty6GHGhk1fAba&690

2010,非洲。自由自在的水鸟。

    从什么时候,“旷朗无尘”成为了一幅书法,挂在墙上,成为我们的奢望了?

    雾霾、PM2.5、酸雨,一个个陌生的名词渐渐被熟知。看看我们身处的环境吧,河流被污染,湖泊干涸,楼群蚕食着山林,许多人晃悠在文化边缘,回不了故乡又在城市扎不下根。对比环境,蒙尘更多的应该是心灵:欲望被无限膨胀,权势被滥用,拜金主义流行------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太多的物欲,使不少人患上了抑郁、烦躁、颓废的现代病。霓虹闪烁的夜晚,人们连抬头看看月亮的时间都忘记了,谁还会在意到精神家园的日渐荒芜呢。心灵一旦被蒙蔽,就见不到人生的真境了。

    其实,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国人对于旷朗无尘的精神追求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达到的。陶渊明的诗就是佐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古人喜欢在山林里啸聚清谈,并不是消极的避世或隐居,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弘扬和文化担当。这种精神使人充满文化的高贵,即使面对个人的困厄险途,也会“穷则独善其身”、营造出一份清净的精神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好一个“心远地自偏”,这无疑是陶渊明们送给现代人的一剂良药:尽管在热闹非凡的现代社会里要强调担当,不能也不可能隐居山野,但只要心存高远,随处都是林泉。我们完全可以让疲惫不堪的身心暂时松弛下来,放下妄想念、执著心,自觉远离名利场,,做一些顺天应时的事情。“心”清净下来,自然会有旷朗之“境”。http://s1/mw690/001BEoSKty6GHGj4gkEd0&690

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上美丽的斑马。他们离我那么近,又那么远。

    由是观之,真正的“旷朗无尘”,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它是一种清净无染的智慧境界。

    感谢明诠兄的墨宝,我会把它挂在墙上,像一面镜子一样,提醒自己每天的形象和姿态。http://s2/mw690/001BEoSKty6GHGlzhsdd1&690

美丽的小鹿,精灵一样,跳跃在记忆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妙的老境
后一篇:岭上多白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