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2010-11-16 10:51: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品读经典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b3508d13bcc88f936438db6e.jpg

     《浮玉山居图》横卷,纸本,水墨淡彩,纵29.6米、横98.7厘米,今藏上海博物馆

 

    大宋王朝的背影渐渐远去,元代画家隐逸山林的故事接着开始了。

   借超然世外的幽居境界,抒发清高脱俗的文人情怀,一直是历代山水画家们的追求。尤其是在朝代更迭、沧桑变迁的岁月,归隐和入世,像两条路一样摆在文人的面前,入世做官的富奢不是所有文人都能够超释的,但总有一些人,为了内心的安慰和平静,放下了热闹的日子,遁迹山林,浸淫水墨。

    比如钱选。

    元初画家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画。南宋灭亡后,钱选的同乡好友赵孟頫等人应征去元朝做官,他却独向山野,过起隐居的生活,而且,一过就是一辈子。在他的画面上,平坡疏林,寒山野渡,幽篁孤松------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满纸的逸气,似乎渺无人烟,却又处处是世间温暖。

    喜欢钱选的画,喜欢的就是那种静谧脱尘的精神。画面的静谧来自于灵魂的静谧,他的作品,多是描绘古代高人隐士的隐居情趣的山居图,也有怡情遣性的花鸟小品。他在作品中强调“士气”,追求“形神俱妙”的境界,渲染对高人逸士以及他们生活的宁静、清幽的环境的仰钦,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逸气风发”的独特韵味。

    他的这种追求,在《浮玉山居图》中可见端倪。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画的是钱选隐居的吴兴山色:画面右起,溪流沙丘,蜿蜒为洲渚;岩石嶙峋,半洇于水中;绿树葱茏,草榛密生,一派扑朔迷离的梦幻意境。画面左侧的远处,山势峭拔,危岩突兀,茅屋筑于山坡茂林,岸上有小桥行人,河边隐约有小船,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钱选以精致的笔墨,勾勒出山石、树木和茅屋的轮廓,在山岭、枝叶间以其向背染以石绿和墨青色,突出了自然山水的浓郁秀润,整幅画面,就有了一种冷静、清旷的艺术格调。

    《浮玉山居图》算是钱选流传下来的画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了,这幅画的画法非常独特,在构图上,不用南宋一角半边式的布局,但也不像北宋那样描绘大山大水。在这幅画中,迤逦的山势处于中景部位,远山、近树、村舍等都平列式的展现在画面上。画家似乎追求一种几何形的构成意味,而且重视山石阴阳向背的刻画,胜于重视远近虚实的表现。一块块不规则的方形巨石堆积成的山峦,仿佛是一座奇特的假山屹立在眼前。虽然画面没有深远的感觉,却另有一种澄静悠远的韵味。钱选是十分用功的,你看那细密的的皴,繁复的点,钢丝一样的线,无不柔和精细。虽然是繁皴密点,但山峦巨石、林木水草,以及村舍小桥的整体关系却处理得统一和谐。在设色上,钱选也是匠心独运,墨中带色,即使到了现在,虽然那些花青石绿不再光鲜夺目,但岁月的流逝使它更像一幅水墨画,墨色黝黑耀眼,山石坚硬、草木丰润的效果依稀。

    其实,花红柳绿本来就是一些晃眼的瞬间的事情,时光远去后,能够养眼的还是那一线淡墨远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