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之初中学习要不要超前学习
(2016-08-14 02:04:13)
标签:
易浩中考初中学习超前学习习惯培养 |
分类: 教育分享 |
超前学习可以有效分担后期学习的压力。初二是整个初中最容易出现成绩分化的年级。而这也是课业可是加重,难度加大的时期。从初一的简单的学习一步跨入初二的难度学习(几何证明题增多),很多同学会感到不适应。而这时物理课也随之而来,有些学生会在这时放弃对理科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在孩子接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的把初二知识前移,是比较恰当的。所以很多学校都将“全等三角形”安排到了初一下学期。有些学校甚至引入了一些函数的基础知识。
超前学习可以为中考复习储备更充分的时间。在初二基本学完初中课程后,安排初三全年来进行中考复习。这种安排也是从高中借鉴而来的。
当然,重点中学的实验班超前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初二基本结束课程后,可以选拔部分学生提前签约。为本校高中部保留优秀生源。
重点中学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都会安排一些预习课程。主要是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前学习基础知识,分担下学期的压力;二是为我们春季和秋季的同步提高班做一个知识储备,因为我们同步课程会比较难,尤其是进入初二以后,比数学实验班的附加题会难一些。
但我们这里也提醒各位家长,一味盲目的超前也是不好的。前一段时间初中部暑假班报名,有的小升初的孩子报了初二的物理班这样不是很好,因为在一年内没有同步的学习提高,很多知识也是不能很好的消化提高的。一年后,基本忘完了。学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后面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的似是而非的。
那么超前学习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两者结合一下比较好。
1、知识上,把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有理数相关的概念,理解清楚,难度不用太高。
2、程度上,适度超前,合适自己。基础不好的,就不要超前学了。
3、练习上,重数量不重难度,以提高熟练度为主,把一些关键性的工具,比如计算、方程、英语音标,进行大量练习,熟练掌握。这阶段应避免难题怪题和太多的辨析题。把速度培养起来。尤其是初中阶段要强抓计算才可以。
4、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放松对习惯的培养,预习-上课-复习-练习-错题总结五个环节保持住。
总之,要给孩子养成一个意识,要学就要学好,任何时候都不能走马观花。做到以上四点,我认为超前学习就比较有效了。家长们千万不要一味的求快,求难。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