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论证
(2018-06-28 16:58:18)
标签:
中学生写作指导 |
分类: 写作小智慧 |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丰富内容、加强语势的效果。
排比论证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例证、引证和喻证等手段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从内容上讲,信息量大,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能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从形式上讲,句式整齐,且有时层层递进,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苦难与人生》)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和宋词等,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如果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爱我中华民族》)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个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苦乐年华》)
这是一个排比喻证的文段。作者一连用了生活是“一团麻”、“一根线”、“一条路”、“一杯酒”,“七彩缎”、“一片霞”、“一条藤”和“一首歌”八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苦乐年华”的涵义,鼓励人们面对生活要冷静,要坚强,要勇往直前,要坚持不懈。
排比论证并不是与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对比法等并称的一种论证方法。就是因为排比论证,学生易学易用,所以把它单列出来,重点介绍。
我爱墨海书香
高思棋
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而我认为,是墨海书香的洗涤,像我们完善自己的灵魂,有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我爱墨海书香,因为我需要知识丰富我的心灵。
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带着我回溯千年。翻开那一页页发黄的书卷,透过写满千年沧桑的画卷,我的眼前仿佛放映着古老的影片。沉睡的文字灵动为一个个古老的场景,幻化为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孔子、屈原、李白、柳永……书卷把他们的那个时代复原,使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再现。
纵然文字是平面的,史册是寒碜的,但是当我用心去倾听,我听到了他们真实的脉动。孔子让我懂得什么是仁,屈原让我知晓什么是忠,李白让我体会到什么是不羁,柳永让我感受到什么是风情……我沉湎在古人的世界里,怎能不识人间烟火吗?当然不能。人毕竟不能生活在虚无缥缈中,品味文学,崇尚古人,文字便是丰富我们人生的精神食粮。
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在生活中引导我。《贵阳晚报》使我知道我所处城市每天发生的变化,比如晚报中关于公交车的改线通知让我避免了上学迟到。于我而言,新闻也是在墨海书香中,它在我们生活中就像是一扇窗,能够使我们看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墨海书香中有一类工具书,学习中我更是缺不了它。看英语文章时,《牛津词典》是最优秀的翻译员;学语文时,《现代汉语词典》让我增强对母语的掌握……可见,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让我的目光凝聚到未来。书的种类太多太多,其中有一类是我认为最需要想象能力的——科幻书。科幻书不仅让我见识到当下的发达科技,它在引导我思考:人类的未来到底是哪般模样。
曾经,科学家们从《海底两万里》中有了对潜艇的思考;现在,霍金的《时代简史》和黑洞理论仍在引发无数科学家的研究;玛雅人留下的预言的引起科学家对未来的探究……太多太多的书,引起我对未来的思考,不仅仅是我的未来还是对整个世界的未来。我爱墨海书香,它使我思考。
墨海书香,我的爱。它使我的灵魂更加纯净,使我的想象更加丰富。我爱墨海书香,过去,现在,未来。
学生要想把议论文写活,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论证方法的变换。论证方法变了,语言的表现形式也随之改变。《我爱墨海书香》一文灵活地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同时运用了排比论证法。其中,第三段和第七段运用排比例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论证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带着我回溯千年”、“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在生活中引导我”和“我爱墨海书香,因为它让我的目光凝聚到未来”)排列有序,构成排比,给人整齐清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