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罗生门》看《英雄》

(2006-10-13 17:30:53)
分类: 电影杂侃
          从《罗生门》看《英雄》
导演:黑泽明 (日本1950年)
编剧:乔本忍 、 黑泽明
 
《罗生门》是日本第一部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影片
黑泽明通过芥川龙之介的《筏竹丛中》和《罗生门》两部小说,与乔本忍共同创作了电影《罗生门》的剧本。
黑泽明的电影在现在看来,在拍摄和画面编辑、剪辑等方面可供现代电影的参考远远要小于黑泽明电影本身故事所影射的社会现实。之所以黑泽明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大师级导演,这和他能够把电影推向国际化的同时还不忘更好的和日本本土文化结合有关系。
可以说,黑泽明是一位国际级的大师导演,但是同时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都不会忘记他是一个日本导演。
所以摇晃说的对,电影一定要看大师的,只有看了大师的,才知道这些非大师的著名导演是如何剽窃大师的东西来唬弄戏耍本土文化的。比如说《英雄》!
 
看过了《罗生门》,就会发现《英雄》和《罗生门》在整个故事的结构上如出一辙的相似!
我们可以先听听老谋子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对黑泽明的评价:
“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自己的性格与风格!”
就连老谋子自己都知道黑泽明的伟大就在于他是日本式的国际化,可是看英雄呢,我们除了看到精美的画面,和老谋子所谓的红、绿、蓝、白式的画面,其他的并没有黑泽明电影的深刻!
黑泽明反映本土文化是写实的,老谋子《英雄》的本土文化是5000年前的,讲述君臣之道的事!
而且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使得《英雄》不被看好的,是片子本身的最终目的,排除一部片子必须要考虑的卖座、票房等一系列商业外,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张艺谋放弃过去的艺术片而大张旗鼓玩武侠是否有进军国际市场拿奖的嫌疑。如果单纯是为了拿奖拍电影,这样的电影我想只是评审团评委叫好而观众不买帐。
 
至此,想想近几年的国产大片,从老谋子开了个头拍《英雄》,到《十面埋伏》那样一部被网友恶搞的电影,再到陈凯歌的《无极》,一部被“馒头血案”搞的打了官司的电影,直至最新完成的冯导的《夜宴》,一部同样遭到了网友恶搞的影片,这些所谓的国产大片都是既不叫座也不叫好。
《无极》投资3.4亿拍摄,可是最终换来了全球的票房却只是3.66亿,而且扣除制片方至多40%的分成,根本就是赔的一塌糊涂!是否《夜宴》15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能够收回,包括《满城尽带黄金甲》3.6亿的投资能否有盈利,这些在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看来都已经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这些漂亮的武侠片都是注重形式画面,而不注重观众的观看心理,导致很多人看过了都说没有看懂。如果观众花了钱进了电影院,看了一部只能在散场说画面不错的电影,那么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失败。观众不是花钱看个漂亮画面的,也不是花钱寻不开心的!
可是由于大陆院线市场至今也没有百花其放,那些有能力有思想拍了好片子的导演由于各种原因被封杀,导致现在大陆影坛几位颇有影响的导演也开始玩“特儿”,搞所谓的探索国际商业路线,结果糟糕的只有观众,因为导演们知道,只要他们拍出了电影,就一定有很多人去看,看电影已经完全不是为了看片,而是冲着导演去的。这样就对他们的票房有了保障,而实际上呢,往往是赔的一塌糊涂!
 
我们不是不允许电影之间有相似之处,比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在叙事上同样都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方式,而电影在本土地位的方面,费穆的《小城之春》与《公民凯恩》同样有着几点相似,首先都是题材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其次缺乏商业意识,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样都是一开始不叫好,而后来成为了经典。
所以说电影的相似是允许存在的,但是如果完全走形式上的相似,那样,国内的市场的是不会通过几部形式上与大师的电影相似的影片就能拯救的!
由此想到了田壮壮02年翻拍的《小城之春》,我觉得翻拍的很好,原因在于他敢于尝试打破经典的传统。
 
让我们像电影大师黑泽明致敬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