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了贾章柯的《世界》 娄烨的《紫蝴蝶》
有很多人说中国的电影艺术走上了一条偏离正轨的道路
从王家卫的《2046》开始 很多人都表示不能读懂这个故事
你可以说看不懂这个故事是因为自己不够前卫
但是这部堪称中国电影新浪潮 内地王家卫的电影《花眼》或许只是在说什么是爱情
像是诗歌一样的语言
有人开始考虑导演的个性与电影的好坏
有人说一个有个性的导演拍摄的东西一定不是好电影
因为人们花了钱 却没有看懂什么
他们认为电影本来就是一项娱乐的投资
既然花了钱 为什么要拍别人看不懂的特别自我表达的小我的东西
也有人把这类电影定位为艺术电影
“我烦透了照顾别人 我还想有人照顾我呢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干
可能整个过程,发生了什么,其结果怎么样,都成为导演为了表达自我对待爱情想法感慨的形式,它可以没有主题,没有观点,有点像《重庆森林》里两个完全不靠谱的爱情故事。只是《花眼》虚构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剪辑中的同景别跳切,渐隐渐现的使用给这些故事增加了更多梦幻的色彩,我想到《天狗》中那段喝酒的场景,这是个对传统电影剪辑艺术挑战,运用的很成功,这个到是不得不承认!
我只是在想,或许自己并不涉及是否要转型拍这样的东西
形式只是根据自己不同的故事来确定 来讲述要讲的东西
当我还在苦苦为了寻求某种形式来表达自我的时候 我想 我确实应该看电影了
我可以轻浮 浮躁 因为我年轻 但是我发现我不能不看电影
我是个“三好学生”……